苏东坡传

自由???(二)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140人  柒侠传

叶诗晴06 高一七班

我在自由???(一)中,谈到的是被贬去黄州前的苏东坡。而在此篇中我欲以在“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之后的苏东坡谈起。

苏东坡于情势所迫,要从一个官人,一变而成为农夫。

他回到民众之间,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而自谋生活。“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灸风吹面如墨”,他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他没有因自身的经历而显得格格不入。我想起了弃官归隐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是平静的,陶渊明在和谐宁静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生活,体悟着自然的乐趣与人生的真谛,这一切给他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安慰与满足。这与苏东坡的“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具有相似之处,同样是远离污浊官场,同样是归返田园,同样于“劳苦之中亦自得其乐”,而苏东坡的衣食足堪自给,于另一种层次上,苏东坡的形象更显伟大——他为人民筑水坝、建鱼池。他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一定意义上他是自由的,远离官场,不受羁束,对小人眼不见心不烦,他能够喝醉后而月夜偷偷翻城墙回家;他不顾法令私自杀牛······

他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由,返璞归真后的他,终于搞清楚了自己所向往的到底是什么。有一段日子,久旱不雨,后来下了雨,苏东坡完全和农人一样快活而满足;在孩子跑来告诉他:他们打的水井出了水,或是他种的地上冒出针尖般小的绿苗时,他会欢喜得像孩子般跳起来。一个单纯简单、天真、悠然快乐的苏东坡可见一斑。

黄州——这个穷苦小镇——但苏东坡却能发现它的可爱之处,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了,是以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他享受这样的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月夜泛舟前后的《赤壁赋》。在黄州,他的心情得到了真正的安宁,释放了被自己压抑的自由天性。他在黄州时写的诗或随笔杂记,是如此的具有酣甜诙谐美,而文之美者,必需作者完全松弛下来而精神安然自在之作。可见,他当时的内心必然是奔放与自由的。他在这时期的许多随笔,既无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他的身心是空的,是“飘飘乎”的。

我们可以理解苏东坡是自由的,而之后的他为了寻求更大的自由,刻苦研究道家的思想、学习来自印度的瑜伽与长生不老的炼丹术,这都表达了苏东坡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