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一个问题?
我是大龙,从事书院运营工作,这是我的原创文章之第5篇。
今天,学习了一个关键词,“经史互参”。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古人都遇到过,只是出现方式和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罢了。
其本质都一样,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事物运行发展的规律,通过规律了解其原理。
了解了原理,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科学地解决问题。
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
人,看天空的一只鸟,需要抬头看;
而鸟,从天空往下看,只需要俯视;
而如果人和鸟,都在一副画中,整个画面尽收眼底,看这幅画的人,就在“观”。
看是一个点,视是一个面,观是一个立体。
庄周梦蝶,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如果一个人的视野不够,这个问题永远也解释不了。
一个孩子刚学写字,需要写一笔看一笔,因为他的大脑中,还没有形成对这个字的整体认知。
所以客观看待事物的前提是要对一个事物有整体客观的认知,否则就是照猫画虎,盲人摸象,眼见也未必为实。
如何对一个事物做到整体客观的认知?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
他用他的数学公式做到了。
世界运行是一个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学而时习”,是让人的主观和客观达到同步的方法。
《非暴力沟通》里讲到的“不带评判地观察”,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最难做到的一步。
因为这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区分“观点”和“事实”,“主观”和“客观”。
客观地看待事物还需要建立历史观和哲学观。
哲学观和历史观对应的就是主观和客观。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如何判断历史需要哲学思维。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代名相,诸葛亮亦视其为偶像。可他在协助公子鸠争夺王位失败以后,转向投靠曾经的敌人齐桓公。故子路和自贡都对其作出了负面评价。孔子却评价管仲,虽然他背主投敌,之后却“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百姓至今受其惠”,使天下几十年免于战乱。
唐太宗弑兄夺位,却开创了“开元盛世”
武则天为夺王权无所不用其极,却是“开元盛世”到“贞观之治”最重要的桥梁。
孔子说,“鄙夫问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
面对诸多的客观事实,如何拿捏信息,客观判断,作出恰当的反应,亦是一门学问。
客观地看待事物,还需要跨越时空的维度。
《易经》里提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大明即觉悟,终始即时空
意思就是对一个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要有根本的认识和了解。
知道它的起点和终点,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明白其当下所处的阶段,参考它过去的发展规律,从而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成长的过程:解释,解决,解放
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作出客观的解释
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发展规律,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人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成长,通过不断成长去往身心自由
前提是需要在大脑里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系统,而通过系统性地学习中华经典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