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对方的心,你需要这样的小技巧!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话不多、口才算不上特别好,但是跟他沟通起来啊,你就总觉得很舒服、很轻松,如沐春风的感觉,几随随便便几句话就可以让你频频点头说是。
我们都想成为这样的人,毕竟在现在这个高协作的社会,沟通是一项必备的重要能力嘛。
好的沟通可以避免误解,更高效达成合作,节约精力,这些都是顺畅沟通的好处,但仔细想一想,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成为这样的人呢?
沟通的第一定律:在沟通的过程中,每个人最本能的关注都是自己。
在两个人的沟通中,以“你 ”为中心,站在你的语境里,你是主角。而我要做的,就只是听你的心声,看见你的需求。但我们常常会在沟通时,不自觉地变成以“我”为中心。
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沟通方式,称为“I 型沟通”。
I代表“我”。
I型沟通的特点是:站在自己的语境里,急着把自己的观点、方法、建议强塞给对方,一味强调“我想给你的东西”,而没有去感受“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种情况,往往是提供了一大堆自己觉得有用的“帮助”,自己都快被自己感动到了,可对方呢,只是给了你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既然看到了这些内在的原因,那我们怎么做,才能从I型 沟通中跳出来,真正看清对方的问题呢?
方法一: 学会发放邀请卡,打开ta的话匣
你可以说 “哦、是这样啊?愿闻其详、展开讲讲、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这些话,看上去没有任何信息量,既不包含你的建议,也没有任何评价。可是,它们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我很期待听到你的感受;我尊重你的想法和情绪;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它们就像是一张张“邀请卡”,让对方愿意继续沟通下去。
方法二:以“你”为主语,说出“你” 的感受 ,句式可以简化为“你+感受”。
那有时候,我们共情,就是为了显得自己很共情,我们所谓的倾听,尊重,也只是想让自己“扮演”一个善解人意之人。这些,对方是会感觉到的,所以才往往达不到沟通是我真正目的。真诚,是一切之本源,方法论,也不过是建立在真诚之上的技巧。
说到底,沟通中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所以学会用U型沟通,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对方就会感到关心和被尊重,这样的沟通方式才能打动人心。
================================================================================================
分享日期:2018.12.25周二
分享天数:第12天阅读分享
我的初心:我们一起读5年书(每周读至少1本书,每年读至少50本书)
分享者:郑孔(樊登读书会 上海知全科技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