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真正让你成长的,是那些吃过的亏
01
最近这部大火的“女子北漂剧”刷爆了社交圈,很多人一方面在感同身受着戚薇扮演的陈可在北京打拼的故事,很多人又在吐槽这部剧中的一些三观。
不知是否巧合,这部国产电视剧与前几日上映的《后来的我们》,貌似都在讲述北漂的故事。
这看似有些雷同的剧情,却诉说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方小晓渴望稳定,于是她不停地更换男友,从公务员到博士男,为了留住感情,她披上了假发,只因为对方喜欢长发的女孩。小晓的骨子里透着坚定,但最后,她遇见了林见清,改变了她。
再看看《北京女子图鉴》中的陈可,大学毕业在家,一心向往北京。她来到北京的目的很简单,想远离老家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她认为,连大学都没读过的王佳佳都能在北京生活得很好,自己本科毕业,长相也不差,也可以在北京实现梦想。
但她不知道,当23岁的自己坐在去往北京的火车上时,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又一场的人生必修课。
02
从被动分手到主动选择幸福。
一个女人要怎样在爱情中成长起来,看她是否拥有选择爱情的权利。
初来北京的陈可住在老乡的家里,那时的陈可还有一个异地的男友“大赫”。他们约定一起在北京打拼。
几乎同一个晚上,陈可的老乡准备对她图谋不轨,陈可拉着行李箱从那逃了出来,准备打电话给男友寻求安慰,却没想到得到了男友分手的回复。
那个晚上,23岁的陈可,拉着行李箱游走在深夜的北京街头,被欺负、被分手,即便饥肠辘辘想买上一根两块钱的玉米棒都拙荆见肘。
这是陈可来到北京后上的第一堂有关于爱情的课。
在那之后,陈可以为自己可以谈一场幸福的恋爱,走向幸福的婚姻。
她遇到了张超,那个可以给她安全感的男人,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寻求安逸,逃离北上广的人;她遇到了踏实肯干的于扬,但于扬想找的是一个门当户对的另一半;最后,三十岁的陈可面临着两个选择:稳重的北漂创业青年,没车没房,另一个是在税务局工作的北京人。
陈可选择了后者,对于这个年纪的陈可而言,爱情不再是你侬我侬,而是一份安逸和踏实。
朋友说她命好能力强,嫁给了北京人,但婚后才发现,自己嫁的是一个好吃懒做、连苹果都不会削的“妈宝宝”。
想换套大一点的房子,自己主动承担大部分的房贷,却被婆婆说成了有心机。这样的婚姻里,陈可像是一个乞讨者,可怜巴巴地寻求着自己的一点存在感。
最终她选择了离婚,以母亲的名义在通州区买了一套小户型,房子虽小,地段虽远,但陈可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她绝非一个婚姻的奴隶,而是一个主宰者。
八年的北漂爱情,陈可从被分手到可以自己掌握爱情,这一路,她跌跌撞撞。有人说她是个花心女,不停歇地换男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每一次的失败恋情,都使得陈可变得越来越坚强,也越来越知道自己要什么。
正是这些挫败,让她没能成为第二个姚梅,没有成为爱情的被动者。
03
有欲望的女人不见得是件坏事。
一个女人在职场中的处境,往往体现着她的社会价值。
陈可这个人设从一开始便是向着女强人发展的。从在第一家工作的教育公司做前台开始,她便展露着初来北京工作女孩没有的特质,那就是要让别人记住自己,不想成为随叫随到的“便利贴”女孩。
但陈可的职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随之而来的外企工作,她经历了所谓的“职位之争”,站对位置是一个世纪难题,最后她明白了:不站队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为了上位,她目睹着同事姚梅一点点地从春风得意到被原配当众打脸,这或许是部分北漂女孩在职场中立足的方式,但陈可却没有选择这条路。
因为职场上的一些小成就,膨胀的陈可怼了合作方,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番。她拿着水果和礼物去医院探望合作方的母亲时,才知道。自己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单生意,而是自己的职业操守。
一次次的教训在陈可的身上上演着,催促着她在快速成长。她明白,在北京打拼,男人靠不住、权利靠不住,只有自己的强大才能立足。
陈可从前台小妹,到外企销售、再到别人口中的“陈总”,从可爱的马尾辫到成熟的披肩发,从买不起一件1000块的连衣裙到可以支付得起LV。
陈可变化的不只有身份、外形、心态,还有她的气场。
最好的姿态也许就是,当你有一天被别人质疑时,你拥有了回击的权利。
谁说有欲望的女人不好,最重要的是,这个欲望是靠着自己的蜕变和努力去一步步地满足。
04
那些流过的泪都是脚下最坚挺的路。
偶像剧里的玛丽苏是人们精神世界里的乌托邦,而《北京女子图鉴》中的现实写照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存在。
这部剧打动我的不是陈可成功后的光鲜亮丽,而是那些打拼之路上的泪水。
她初来北京,被分手的那个晚上,独自坐在街头啃玉米的镜头,一个姑娘,连买一根玉米的钱都支付不起,一边是不知何方的明天,另一边是走投无路的此刻。
想一想,有多少北漂都曾走过深夜的北京街头,看过凌晨一两点的月亮,穷到潦倒的地步,都不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只为留住最后一点坚强。
生病的陈可,一个人举着吊瓶,腾不出手去解扣子,只好向别人求助。她羞涩、无奈、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她多希望有一个人可以陪着自己,尤其在自己最脆弱的时候。
房子被劝退,她要在一周之内找到新的房子搬出去。她一个人扛着行李进进出出,夜幕降临,漆黑的屋子里,只有陈可和一堆没收拾的行李。
那时的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孤独感,她蜷缩在屋子的一角,抱着膝盖抽泣着,在这静静的夜里,可以清晰地听见泪水打在地板上的声音。
北漂八年后,她接到了初恋的电话,本想着以傲娇者的身份给前男友看看,自己过得有多好,却没想到那年的分手是初恋的成全。
她站在镜子前,穿着大赫送给她的衣服,看着那条关切的信息。她重新扎起那年刚来北京时梳的两条马尾辫,看着镜子里三十岁的自己,她放声大哭。
......
这八年的北漂生活,是陈可从少女到女人的蜕变期,她哭过、蠢过、也被伤害过,但她从没放弃过留在北京的心愿。
为了这个心愿,她努力成长,用力去活。
渐渐地,她明白了,年轻时,总想要不停地买买买,堆满空空的房间,好像那就是所谓的安全感。但现在,她开始学会扔掉那些不合适的东西,去精简自己的生活,因为此刻,她知道要什么,知道如何去争取。
她也明白了,要成长就必须付出代价,而这每一次的付出都希望未来少一些代价,每一次的教训都是让自己更有资格在北京生存。
想要什么要的生活,就努力去争取,不要把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的生活,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拼搏。
那些吃过的亏,一定会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你好呀,我是羊达令,一个会唱会画会写的轻度女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