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游记——关羽关云长
走过青梅亭,穿过青梅林,继续在灞陵桥景区寻寻觅觅。
在许昌,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三国展开,灞陵桥与刘备相关,但它真正的主角却是——关羽关云长。
后人眼中的关羽,成了忠肝义胆的代称,各地散落大大小小的关帝庙,盛放着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敬仰。
这里也不例外,进入景区内关帝庙的大门,有一种平安温厚的感觉。与宗·教信·仰无关,空气中流动的,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忠”“义”。这里供奉着一位英雄,更是一位义士。
关帝庙这是一座三进的院子,中院的游人较多,烟雾缭绕中关羽塑像的面目不太直切。
此时左右两边的塔台传来声音,同行的小朋友扯着我,忽而向左,后而向右,踯躅不前。循声抬头向左边望去,那里,有人在擂响大鼓。
我被小朋友拉着随人流拾阶而上,塔台上有凉亭,几个小孩子在家人陪伴下擂鼓。鼓面半径如成人展臂,鼓皮粗糙斑驳,很有几分沧桑感,好像真的来自千年前的古战场。
风过林稍,沙沙作响。
一时间,仿若长长历史画卷在清风吹拂下,于眼前徐徐展开。
初识时桃园三结义,情深意长生死不忘;乱世间战旗猎猎,将军胯下赤兔马,手中偃月刀,杀气凝在冷冷刀峰。苦闷中凛然正气夜读春秋,世道炎凉仍热血满腔;分别时横刀立马问谁能阻挡;千里走单骑只为兄长……
天下关庙皆贬曹,许昌关庙独奉曹。这点渊源就在眼前这座灞陵桥上,曹操在这里曾演足礼贤下士的戏码,一心要收服这位声名远振的忠义将军。或许,两位当世豪杰之间也有一丝惺惺相惜的情义。
践行亭相传建安五年春,曹操俘关羽至许都,礼之甚厚。关羽也帮曹操铲除了一些敌手,并言明:“知晓兄长去处必会离开这里。”几经辗转,云长得知兄长玄德的消息,遂挂印封金,辞别曹操。
曹操率部将追至灞陵桥,赐酒赠袍,一番抚慰。关羽疑其有诈,立马灞陵桥上,以刀挑袍,拜揖而去,开始了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的千古壮举。
我们习惯用“过五关,斩六将”来比喻人物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它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关羽过了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也用此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
遥想当年的关云长,只为一点渺渺的消息,就抛下尊荣与繁华,义无反顾地离开,当今还有这样的“兄弟”嘛?
若他看透乐不思蜀的刘禅,还会这样选嘛?
当……当……当,身旁的小伙伴不理会我的胡思乱想,又快速向对面的钟楼奔去,赶紧追过去。
两人合力拉动粗重的木棒,向大钟撞去,心意随连绵的钟声缓缓传播开来,也飞向中院里的那位将军。
历史上枭雄如过江之鲫,忠义二字却独留给了云长将军。
晨钟暮鼓,声声都是颂扬,声声都是怀念。
也可能有人说,没有灞陵桥,可能就不会有华容道,曹公的赐酒赠袍,为火烧连营后的他找到了一条狼狈出路,也真的藉由此逃出生天。到最后关羽败走麦城,勇猛无双也难逃困境,说不清谁欠谁的,时也,命也,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凭古问今,慨而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