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我女儿墨墨3岁之前,我觉得我都算一个有耐心的妈妈,虽然那时我有无数次抓狂、崩溃的冲动,但是到了最后一般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继续好声好气地跟她解释。到她3岁之后,不知道是因为她变得更顽皮了,还是我的忍耐力越来越差了,这一阶段我的脾气特别不好,非常容易就被她一个小小的举动点燃,比如让她刷牙,她磨磨蹭蹭、磨磨唧唧不说,还会故意把泡沫吐得到处都是,把水洒在身上,这种时候我通常马上就炸了,冲她咬牙切齿地大喊大叫,还会推搡她。
刚开始我这样做似乎很有效果,女儿通常就怂了,开始瘪着嘴哭,让我抱,于是我又得花好长时间来安抚她;这样的次数多了,我再发脾气好像没什么效果了,她不仅不哭,还会挑衅地看着我,继续做得更过火,我凶她,她也凶我,我说她是臭小孩,她就说我是臭妈妈,甚至动手推我、打我。对抗的结果通常都是不了了之,但对抗过后,我会觉得很虚弱,很无力,墨墨现在还只有4岁半,一个这么小的小孩就让我有气结和力不从心之感,如果她再大一点呢?我是不是也太差劲了?
我开始想,我为什么要和孩子对抗呢?我的目的是什么?让她服从,让她听话,让她像小狗一样乖乖地我怎么说她就怎么做?难道我要的就是一个听话的小孩么?不,我并不想要一个只会听话的小孩,我想要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有基本的是非观,不会随便被别人带偏,遇事可以自己拿主意的孩子,这样即使以后她长大了,父母不在她身边了,她也可以自己做选择,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的人生。
而如果我想要的是这样一个小孩的话,我现在应该怎么对待她呢?尤其是我该怎么对待她的逆反和挑战呢?失控、崩溃明显不管用,而且我怀疑失控、崩溃的次数多了,很容易会在孩子心里失去威信和美感,孩子会觉得妈妈很丑陋、很可笑,说不定他们还会洋洋得意于自己能把父母逼至墙角,让父母无计可施。
我是不是应该从现在开始接受她呢?我说的接受是接受她的全部,既接受她是一个小天使,也接受她有时会变成一个小恶魔,而不管她是天使还是恶魔,我都应该是爱她的,我不能只爱乖巧的她而不爱淘气的她。想想我自己小时候,似乎一直没有安全感,总是想在父母那里得到确认,确认他们爱我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只有在成绩好或者驯顺听话的时候才能得到爱。而如果我是这样,孩子应该也差不多,她也应该很渴望得到纯净的、毫无附加的爱。
除此之外,我好像是把孩子当成一个负担,总想赶快摆平她好有时间做自己的事,孩子是敏感的,当你迫切希望“摆平”她、“脱离”她的时候,她应该是有感觉的,所以她才会比平时表现得更粘人或者更不近人情。所以,耐心,还是耐心,即使陪伴她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也应该传达出我愿意全心全意跟她在一起的意思,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想通了这些,我就很认真地跟女儿道歉了,我说:对不起,妈妈很长一段时间表现得很不好,总是对你大喊大叫,所以你也很不高兴,总喜欢哭,也喜欢对着妈妈大喊大叫,从现在起,妈妈不再对你大喊大叫了,有什么事妈妈好好说,跟你商量,并且和你一起想办法解决,好吗?
墨墨没说话,但是我觉得她应该是听进去了。
于是从我跟她说的那天起,我就注意说话不再大声,她不想做的事情也不再非常着急地逼迫她做。有天晚上要刷牙的时候,她又磨磨唧唧说不想刷牙,已经很晚了,都8点多了,她明显都困了,还在磨时间说不想刷牙,我心里其实已经很着急了,但是想到自己做出的决定,我还是深吸一口气,冷静。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想刷牙啊?不刷牙的话,牙齿臭臭的,上幼儿园小朋友都不想和你坐在一起怎么办?她说,那我也不想刷牙。
我说那你是只想洗脸、洗脚吗?还是你想先洗脚,最后再刷牙呢?她突然眼睛一亮,说,先洗脚,最后刷牙。于是我就真的把顺序颠倒了一番,先洗脚,再洗脸,最后刷牙。事情解决得如此顺利,简直出乎我的预料。
过后我反思,如果我像以前一样用强制的方法呢?或者就顺着她,她说不刷牙就不刷牙呢?事情无疑都不会解决得如此圆满。而这次我做了什么呢?我不过就是肯定了她的情绪,嗯,原来你不想刷牙,那么你想做什么呢?听她说话,让她有变化和自己决定的感觉。
当然,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此顺利地解决。
周六的早上,我和她又像往常一样赖床,她突然想要看动画片。我说可以,你今天可以看一会儿,但是我们现在要先起床。她说不行,必须现在看。我说行,那我先起床,再帮你把上衣穿好,你坐在被窝里看,她还是说不行,并且开始大哭。我开始讲道理,天太冷,你不穿着衣服看会感冒的,她继续不听,甚至开始歇斯底里地干嚎。
我该怎么办呢?要不要速战速决,赶快给她打开电视?不,我意识到,她肯定听懂了我的话,而且就是我不说,她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只穿着一个薄秋衣坐在被窝里看电视,她哭也许就是想发泄,想测试我的底线,看我究竟会不会抓狂,于是我什么也没做,就那样让她哭。她哭了一会儿,开始平静下来了,我抱抱她说,现在我先穿衣服,然后给你穿上羽绒服,你坐起来看电视行吗?但是你只能看一个动画片。她答应了,果然看完一个20分钟的《米奇妙妙屋》之后,自己跟我说,妈妈,我看完了。
这是两次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成功经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跟孩子相处时就变得非常从容、淡定了,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让我感觉自己随时都要心脏病发的时刻,但我决定接受它们,我决定接受养一个小孩就是非常不容易这件事,像老人们常说的那样只要给吃给喝他就长起来了或者打一顿就好了是绝对不行的。养小孩就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就是要一点一滴地、润物无声地影响他、滋润他,直到他能成为一个有独立意志和能力的人,今天图省事,不愿意为他费心思,只想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会付出更多的心血、更惨重的代价。
所以,以后我还是要耐心一点,最起码当每一件事情发生时,能给小孩机会表达,并且试着抽离,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她为什么非要以及不愿意做某件事。总要先帮她理顺和想清一些事,然后她才能自己理、自己想。
鲁道夫•史坦纳说,“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原来,教育是从这里划分疆界的,不是你生他你就会教他;原来,孩子让我们为难时,不仅仅是我们在教育他们,也是他们在给我们机会学会如何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