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名后 切忌先入为主 想当然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京酱Jing

今天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

回想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想当然的觉得它是一本鸡汤,连评分和介绍都没有看一眼就被out了。之后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才决定开始阅读。

结果,悔不当初。对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只有相见恨晚。

阿德勒认为不存在精神创伤。经历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人赋予经历的意义给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刺激。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决定你想过怎样的人生。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这和学会一个技能是一个道理。了解和知道一项技能很容易,但是运用到实际却是另外一个故事。

你自卑吗?

在人际关系中,因为害怕与人打交道,害怕尴尬,害怕不知所措,而给自己找各种借口选择逃避。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一个人有太多的事情无法改变,无法选择出身,无法改变所有今天之前的经历,客观事实无法改变,能改变的是对待人和事的看法,改变赋予事实经历的意义,改变自己的主观态度。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害怕失败而给自己找的借口。其实是还不够努力。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虚张声势以掩盖真实的内心。

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自己不和别人比,如果想做到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但免不了被别人拿来做比较,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比较是避免不了的,这些不受自己掌控得比较随处可见。要不然也不会有别人家的孩子存在了。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平等。年龄和阅历都不代表你比孩子高出一等,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已。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人来真诚对待。

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工作或事情本身再难,都有解决的方法,都有信心克服困难,但是如果遇到合不来的人,而又存在工作关系,会感觉很无力,因为自己无法掌控事情的发展。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这可能是很多“大人”不愿意接受的说法。读阿德勒的观点,有种温柔的利剑的感觉。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有价值就有勇气

It’s all about yourself. It’s all about ourselves.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一直都有这个疑问,第一次看到了答案。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形成了闭环 要做到每一步都不那么简单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先理解了自己,接纳自己,再理解接纳他人

理解人并不容易。

读书的过程中,感觉阿德勒的观点是一种绵里藏针的锋利,温柔的阐述,但往往一语道破真相,往往是我们不愿直面的真相。

如果真的能够将那些观点作为自己为人处事,认识自己的精神向导,那就是怎样一个豁达的人生啊!

我要去拜读阿德勒的原著《自卑与超越》了。不过,更喜欢它的英文原名《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

Enjoy life.

The here and now.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