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号首次作业集锦7班 435-449组员作业

真假勤奋

2017-09-11  本文已影响220人  超级赋能王张胜萍
真假勤奋

今天在参加完,班训营闭学分享会以后,已经不早了。

正好一个哥们儿,发信息来,聊了几句,就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觉得自己是假勤奋,从来没有在某件事上真正用心过。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同感,其实他说的对啊,我又何尝不是呢?

曾几何时,一直是忙忙碌碌的,好像很用功的样子,但事实呢?真的学进去了吗?真的有收获吗?真的有成长吗?

蓦然回首才发现,居然没有任何成长,该不会的仍然不会,只是多了一些谈资罢了,总是处于半吊子状态。

就像核聚老师前两天举的例子,一个水壶要烧水,应该是一把火把它烧开,烧开了就是开水,但总是烧烧停停,不等水沸腾,就熄火了,过段时间再烧还是没烧开,结果就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资源,目的却没达到。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还不至于那么傻,不至于连水都烧不开,可事实上,这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在很多事情上,还真的就像烧开水,如果你不能持续一口气把它烧开的话,那么你耗力费时也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

就像看一本书,特别是经典,如果你只是粗粗的看一遍的话,能有什么效果呢?恐怕没有人知道。最多就是有点印象,好像知道了不少东西,也好像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过不了多久,就抛之九霄云外去了,到最后恐怕连个大概也不知道了,更不用说更具体的细节和金句了!

一本书一本书的看,看起来肯定是勤奋的,但只攫取,不消化,也不吸收,最后贪多嚼不烂,连最基本的营养都收不到,那贪多图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那读时的快感吗?

勤奋是肯定的,因为花费了精力,花费了时间。给自己造成了一种假象,就是自己确实很勤奋,有的时候也会想,为什么没有结果呢?是自己笨吗?还是什么其他别的原因?百思不得其解,烦恼和郁闷,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时候如果不和别人交流,光靠自己去悟的话,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有的人可能很快就顿悟了,有的人恐怕就会一直这样郁闷下去。

可一旦与高人交流,或者有名师指点,就会发现自己是错了,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忽略了最基本的法则,不知道所谓的绝招,其实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

比如我昨天写的,练一个字一百遍,远比练一百个字一遍,效果要好得多得多。比如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背下来,背到滚瓜烂熟,背到铭记在自己的脑海深处,随时可以脱口而出,远比读的不少什么也记不住要强。比如看起来好像什么都学比较好,但往往什么也没学会,远不如先把一件事情搞明白,弄清楚,取得成功经验,再去干别的更靠谱一些,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让人走向成功。

有句话说的好:“慢慢来,比较快”,说的就是在心态上,一定不能急躁,要慢一点,心态放缓一点,但行动上一定要跟得上,要持之以恒,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需要时间,才可能有成果。一棵树由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没有十年以上是绝无可能的,一个人要想成为专家,又怎么可能一蹴而就,立马实现了呢?

所以摆正心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从根本上下手,用笨的办法去做事,看起来慢其实却是快的。当出成绩之后,就不会再被别人或自己认为是假勤奋了。

再说到分享会吧,昨天晚上是彩排,效果非常好,今天晚上实战了,没想到效果比昨天还要好,基本上可以说是毫无瑕疵。整个分享会安排之连贯,流程之顺畅,内容之精彩,时间控制之准确都堪称完美。

这是007第一次组织的,在全部39个班,同步直播的大型分享会,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幕后团队,从总导演,到策划,到主持,到导演组,再到核心成员,以及各位分享者的通力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由于每一个人,都贡献出了他能贡献的力量,全力以赴,众志成城,经过一个多礼拜的会前准备工作,才最终取得这样的成果。

大家这样卖力的去参与、去配合、去尽自己的所能贡献出自己的那份力量,还有人敢说他们是假勤奋吗?

恐怕没有,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全力以赴的。

所以归根到底,区别真假勤奋,就在于是不是真正去做一件事情,能为了一个目标去努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按照自己心中定下的目标去努力把它保质保量的完成。

所以不要纠结了,知道了该怎么做,就去做好了,在行动中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直以来你很勤奋,那就把你的勤奋用在真正做事上去,就再也没有什么假勤奋了!

真假勤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