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精读打卡76:青年之路——《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站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4400/dc41ba755adf8642.jpg)
阅读时间: 2024年5月26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站上寻找西南联大》
阅读范围:第五章 长沙:青年之路
长沙临时大学已经开学三周了,学生总数达到1452多人,教员148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即使宿舍教室条件差,他们也愿站着听课。而战士哪里还有安静的书桌呢?
就在他们谈论国是畅想未来的时候,日机开始了对长沙的轰炸。11月24日起,长沙连续三天都有空袭警报。危险总是与幸存者擦肩而过,有人在茶馆聊天,居住的旅社已经灰飞烟灭了。林徽因和梁思成住宅距炸弹仅10来米,他们拉着孩子跑到街上,飞机俯冲下来,所幸掉落的炸弹没有爆炸。当天的防空洞也被击中,里面的躲避者无以活命。而蔡教授因为防空警报未响,没有像往常逃进防空洞躲避而幸免遇难。一天之内,4架敌机投下6枚炸弹,死伤民众300余人。
那时的人们从电台广播中得知北方难民流离失所的消息。有时也夹杂着北平电台的京剧唱腔。身在四面楚歌之湘垣,而在早已轮抑欲之故都,人生竟如此矛盾。逃难而来的民众和伤兵逐渐聚集到了长沙,危难的氛围越发凝重。
直到南京沦陷的消息,有人提出放下笔杆,扛起枪杆,上前线去的口号,很多血气方刚的学生们还有教员们都弃笔从容。临大表示,志愿从军的教职员。如果其服务机构不能承担薪水,本校得按在校服务薪水支给之。留下来的人也慷慨解囊,进行资助和募捐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一些学生也转而去电讯学校,工兵学校学习汽车运输,电机通讯的技术,希望可以有用武之地。
一批批的师生毅然前往前线或延安根据地,在欢送会上有人慷慨激昂的说“我们不是茫茫然而来,也不是茫茫然而去,我们是要奔赴坚决抗战的地方去。”
1937年到1938年,国共争夺青年人才的竞争越发激烈。1938年的《红星照耀中国》,也影响了许多北上的青年。1938年初八路军驻湘办事处设立抗大陕公招生委员会,三个月的时间先后共输送了600多名进步青年去延安。
去前线还是在后方,这两条路本无对错,无论是抗战救国,还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