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文化树洞答疑专栏

如何协调好两个孩子好好睡觉?

2021-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Delly小屋

【答疑老师】美国正面管教讲师:王丽芳

【家长提问】双胞胎,女孩6岁,睡觉的时候怕黑,最近尤其怕黑,其中姐姐要求开个小灯睡觉。妹妹不让,因为有光她睡不着。试着我带老大睡,奶奶带老二睡,结果俩孩子都不愿意,要求在一起睡。这下就没有好的方法解决了。请教老师,可以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值班老师芳芳,那接下来呢,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那妈妈说两个孩子晚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老大是怕黑想开着灯,老二是有灯睡不着,那妈妈也是尝试了一些方法,想把两个孩子分开睡,结果孩子还不愿意要求一起睡。然后妈妈就没了主意。  其实这样的问题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是光表现在睡觉上,就是我们解决问题时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模式,我们总是觉得这个问题答案要么是a,要么是B,那除了a和B,我们就没有其他答案了吗?

       这个问题呢,就好像是,今天我刚刚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课,教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首先我们是抛出问题,然后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现在呢,妈妈很显然把这个问题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啊,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排忧解难,让每个孩子都能满意。而事实上呢,我们遇到问题,不管孩子多大,是完全是可以把这样的问题拿出来摆在面儿上,邀请孩子们一起来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除非真的特别小啊,没有能力参与。所以问题出现了并不可怕,也不着急于去想办法,而是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进行讨论。

        那怎么讨论呢?首先我们就跟孩子说,关于晚上睡觉开不开灯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啊?问问孩子,那每个孩子呢,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但也不要强迫。那同时呢,爸爸妈妈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那接下来呢,就是问问孩子们自己有没有一些解决的方案或者是你们有什么折中的方法。就是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引导他们一起来解决。

       有时候啊,孩子会说不知道,那也没关系,慢慢接着引导,那有时候孩子会天马行空的说很多,也可能他们会有分歧,说的都有道理。这时家长不进行评判,也不要进行任何的说教或评判,我们就认真的来听一听家里成员,对于这件事情,尤其是他们两个小主人公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和想法都是什么样子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孩子呢只是缺乏一个表达的机会,当他们把自己内心真正想表达的东西都说出来的时候,其实结果或者是解决方式反而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像刚才说的,我们经常会觉得一件事情的出现,好像答案就是a或者B,而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要比问题本身要多的多。A和B之间一定会有多条路是可以去选择的,所以说这个选择呢,并不一定就是很直接的一个解决方案,也有可能是每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所以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显得尤为的珍贵。

      另外这样的问题抛给孩子之后,也许当下第一次的讨论没有得出一个很详细的结果,那也不要着急去立刻做出决定和改变,我们可以再去讨论第二次、第三次,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展现出了特别好的品质,那就是配合。因为他愿意参与讨论,这个本身就是配合对方,配合的品质就展现出来了,那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想要达成的是双方共赢的一个结果,这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是会不断的展现她们的一些优势和优点的,所以当她们喜欢这样的氛围的时候,她们就有可能更好、更容易地达成合作,最后两个人可能会想出一些我们大人完全想象不到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

      另外呢,我们要来看一下啊,妈妈对于这件事情,自己的担心和烦恼是什么?除了把孩子的问题想清楚了以外,爸爸妈妈也来想一想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你的担心,你的烦恼,或者是说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都可以来表达,也或者是说没有表达,自己也可以来觉察一下啊,有时候,我们带着不一样的情绪去或者不一样的想法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的结果,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妈妈呢,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自我觉察一下我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是什么样子的啊?我想达到的一个方向是什么样子的,或者是说我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其实都可以向孩子们来表达,有些时候啊,我们越容易把自己打开,把问题抛出来,就越容易解决问题。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呢,对于每个家庭都是私人定制的,并不是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不同的是每个家庭在讨论的过程中啊,制定出来的东西有可能会更适合你们自己家里的,但是这个讨论的过程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来进行讨论,都是会非常有帮助的。不仅能够帮助到孩子,去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够帮助到这个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个和谐的、相互合作配合的氛围。所以这件事情看上去只是睡觉的一件小事,但是从中却能够培养出特别多,特别多,孩子的各种好的性格和品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