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languages are learnt?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92人  啊攀攀了

从幼儿到学前阶段,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惊人的。儿童如何在语言方面有如此惊人的成绩?在过去的50年间,主要有三个理论派别对此做出了解释,分别是:行为主义(behaviorist),内在论(innatist),和交互式观点(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

一、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视模仿和练习为语言发展的主要过程。

例子:Mother: Shall we play the dolls?

            Lucy: play the dolls.

通过对两岁的孩子与周围人对话进行记录,研究者发现小孩的模仿不同于鹦鹉学舌的模仿。鹦鹉模仿总是模仿熟悉的内容,并不断重复,而小孩的模仿具有选择性。他们倾向于模仿每句话的开始部分,当模仿的内容在自己的语言系统里固定下来之后,就会停止模仿,再去模仿句子其他新出现的内容。

然而,小孩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也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以下是一个例子:

Randall 是一个三岁大的小男孩,他的手有点酸痛。

Mother: Maybe we need to take you to a                      doctor.

Randall: Why?  So he can doc my little                          bump?

这里他创造性地给doctor 造了一个动词doc,类似于farmer会farm, swimmer 会swim, actor 会act一样。

所以,仅仅重复和练习无法解释孩子创造出来的一些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形式不仅仅是孩子重复听到的大人们的话。而,孩子能够挑选出语言的句式(pattern),并把这些句式扩大应用到新的语境。他们常常能创造出单词的新形式和新用法。

经典行为主义无法解释孩子获得更为复杂的语法结构。

二、内在论

乔姆斯基是这一理论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观点是,人类语言是天生固有一种能力,所有的语言都以相同的原则为基础。

他认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身体其他机能发展一样,是天生具有的。比如,只要营养充分,有合理的自由,孩子到特定的年龄就会走路。儿童语言习得也是一样的,只要有人和他们讲话,剩下的就交由先天语言能力完成了。

他认为,儿童的大脑并非一片空白,里面只装着模仿大人们的语句。相反,儿童天生具有某种能力,根据他们所接触到语言,发现这一语言的运行规则。这种天生的能力,被视作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并且适用于所有语言。

三、交互式观点

交互式观点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不过是从经验中学习的一种能力,没有必要强调注于语言学习大脑中某一特定领域。

虽然也认识到大脑有强大的学习机制,但与内在论者相比,交互式观点更重视环境的作用。他们认为,儿童语言习得类似于其他知识技能的发展,并受到这些技能发展的影响,并不独立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与周围人互动的重要性,从下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

一个叫Jim的小男孩,他身体健康,父母都是聋哑人。他的家庭的特别之处是,父母并不通过手语同他交流。Jim小时候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就是电视。虽然Jim在各方面被照顾地很好,但是他的语言技能发展,并不像其他在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他三岁六个月大的语言测试中,他的语言能力在各方面都低于同龄人。

今天读书笔记先写这么多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