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离不开积累,我们要做的是更耐心一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4c7c94301957b32f.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最近重读了《认知觉醒》这本书,有很多新体会,分享给你。
01
人表面是理性的,而底层是感性的。
理智脑强大吧?情绪脑比它更强大,而本能脑比它更强大。
不仅如此,情绪脑和本能脑比理智脑的反应还快,很多时候,理智还没到位,情绪或本能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所以,正确的选择是请情绪脑和本能脑来解决成长路上的困难,如何阅读、学习、健身,让它们从中感受到很爽很舒适。
最高级的策略是释放它们的能量,只从理智层面选定大方向,然后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
另外,对于焦虑,现在很多人都有,要么急于求成,要么趋易避难,要么二者都有。
人性如此,总是想要更多,还要更快的得到。
可是一切都离不开积累,复利曲线上,前期保持低位走势,只有到临界点才飞升,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到那个拐点。
我们要做的,是更加耐心一点,在正确的方向下,持续坚持,反复优化,日拱一卒,总有进步。
02
破解焦虑,在于少想多做;
破解迷茫,在于抓大放小。
之所以焦虑,是想太多、要太急,急于求成、趋易避难,可是现实中哪有游戏那么简单,点击按键就有实时反馈,搞到装备或攻略,就能顺利通关?
我们都得一次次测试、迭代,再一次次提升,急不得,还得稳得住。
所以我们要少想一点,多做一点,让状态和行动,跟得上思绪,内心也就平和一点。那还是迷茫呢?
很多时候是视角局限在脚下,在某个点上,没有看到远处,没有看清高处,跳出来,就会发现广阔天地,自己纠结的问题也许就不是问题了。
在障目的一叶,或者一件事情外,还有很多风景,以及选择。
03
理性的力量有限,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凭感觉。
凭感觉寻找方向,凭感觉选择方式,凭感觉做出取舍。
并不总是全对,不过却是快速的,透着直觉的。
有些高手就是能做到单凭感觉,就做得很出色,比如,篮球运动员的手感,星级厨师的味觉,优秀主持人救场时的临时反应。
看起来是简单的凭感觉,其实背后是常年经验已经融入直觉,很多情况、案例的模型,深度内化进认知和行为里了,临到事上,快速反应。
所以,平时做事,多沉淀正确的感觉,体验好的感觉,有利于认知上习以为常,同时保持敏感,利用最字法、总字法、第一反应、梦境等,抓住并理解感性的信号。
04
想要成长,想要快速成长,我们要认识了认识再去认识,学习了学习再去学习,这离不开元认知的底层能力。
元认知,就像是跳出自己看自己,有意识地去观察、监测自己的思维及行为,发现其中正确的地方,有待改进的地方。
跟复盘不一样,复盘是事后总结反思,是PDCA的循环优化,而元认知是可以时时运行的底层系统,每一个起心动念、情绪反应的当下,其实元认知都可以在线。
就好像是用外在视角看待自己一言一行,给自己容易熵增的意识增加一道安全网。
05
我们追求知行合一,不过现实中却做不到身心合一,经常将行动和感受分离。
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想着烦心事,或者刷短视频娱乐。
工作的时候,不好好工作,想着生活中的事,或者计划着休假做什么。
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想着没完成的项目,或者谁谁办的事啥意思。
当下的身体,在行动A中,感受及思绪却转移到了B上,两相分离,两边都做不好,时间和精力都花了,结果却事倍功半。怎么破解呢?
专注当下,让感受及思绪附着在当下的事情上、行动上,有目标、有反馈、有挑战,减少脑海里的精神熵,让自己更顺利地进入心流状态。
即便在做的事情,没有挑战,比如吃饭、走路,那也可以把感受收回来,免得耗散浪费,守住自己的精气神。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