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符号——蝉鸣
又到夏日,又闻蝉鸣。
蝉,实名金蝉,又称黑蝉,俗称知了龟、知了猴、知了,也有称爬猴的。我们豫东农村老家则把羽化前的成虫称为“爬扎”,羽化后的称为“知了”。
儿时的农村,树多,蝉多,听到的蝉鸣声也多。
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爬扎,从土中钻出,并爬到树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蝉。羽化的时间一般在夜间8~10点和早晨4~6点两个时间段。因此,要逮“爬扎”,就要在羽化前进行。
儿时逮“爬扎”,一般在晚上8、9点钟。急匆匆吃过晚饭,拿上手电、提着罐子,三、五人相约去村北头的小树林中逮“爬扎”。
到了小树林中,先用手电筒照照树根的四周,看有没有刚钻出地面的“爬扎”。真是巧啊,看到有一只“爬扎”如绅士般迈着稳重的步伐,不紧不慢地爬向前面不远的树。紧上前一两步,弯腰捡起,扭头向不远处的小伙伴们炫耀似地大叫着,“我逮到了一只!”年龄小的弟弟妹妹们听到后,遂边跑边好奇地喊着“让我看看”。待到跟前时,看着“爬扎”挥舞着两只大钳子,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似在警告离它,立即吓得缩了头,嘴里说着“我怕扎手”,早躲得远远的了。年龄大一点的,或许是这样的场面经历多了,只是嘴里应着“知道了知道了”,却并不为所动,反而更加认真仔细地寻找着,心里则十分渴望自己能是下一个逮到“爬扎”的人。
小树林里静了下来,只有几束手电光在晃动。
“哈哈,我也逮了1个。”不到两分钟,寂静就被一个惊喜的叫声打破了。
夏日的符号——蝉鸣“你才逮住一个呀,我都已经逮了4个了!”另一个声音回应着。
小树林里又静了下来。
不知何时,小树林里人变得多了起来,到处闪着手电的光亮。
“我逮了45个了,你逮多少了?”一个声音又响起。
“哈哈哈,我逮了52个了,还是比你多!”另一个声音又回应着。
“真的假的,不会是吹牛吧?刚才不是还比我少俩吗?”
“不信哪?不信咱现在就数数比比看。”
“我罐子都快盛不了,该回家了,走吧走吧!”掂了掂手里的罐子,感觉比来时重了不少。
“走走走”,彼此又吆喝着相约往家走。一道道的手电光如一把把闪亮无比的快刀,一次次划开夜空,又一次次神奇地合上,却总也切不开。
逮“爬扎”不一定非要在夜晚,白天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在雨后。
炎热的夏天能下场雨是再好不过的了。雨刚刚住,天气虽然还有些燥热,但却凉爽了许多。河堤上、树木中,便会多了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悠闲地踱着步,时走时停,低头在找寻着什么。不用问,那一定是在找爬扎了!
经过雨水的冲刷,隐藏在土里的爬扎洞有的会露出一个小小的口,若不仔细,真的难以发现!心急的人会直接用手把洞抠开,但因洞小只容下一个手指,手指越往里插,爬扎越往洞里缩,最后不得不大动干戈,从洞的旁边开挖。一不小心,爬扎也许就会被弄得缺胳膊断腿伤痕累累了。
有经验的人呢,从一开始就会找来一根小木棍,先小心地挖大洞口,尔后把小木棍慢慢插入洞内。不知爬扎愚笨呢?还是它不明就里,以为是根救命稻草,总之会毫不犹豫地死死抱住小木棍,你只需轻轻一拉,就能轻易地把它从洞中拉出。这个方法,印象中是屡试不爽的。
夏日的符号——蝉鸣“爬扎”蜕皮后就变成了蝉,初始是橙色,尔后又变绿。这时候是最容易逮的。如果等到最后变成黑色或灰色,翅膀硬了,逮起来就困难多了。
逮蝉,也分白天和夜晚。白天逮蝉,印象中儿时用的最多的方法是用面筋黏。我们制作面筋的方法叫“嚼面筋”,很简单,也很实用。从麦囤中随手抓上一把麦子,双手捧着,用嘴吹几下,满满地塞到嘴里,大口大口地嚼着。待嚼出白色的淀粉时,要用牙齿把淀粉过滤出来继续嚼。如此反复,嘴里的面筋就会越来越筋道。最后再放到清水中简单一洗,就大功告成了。刚制成的面筋一般要试试黏度,用指甲盖轻轻一碰,会紧紧地黏住,再用力一扯,就会扯出长长的丝来。
面筋制成后,黏杆是早早准备好了的。黏杆一般是一根长棍,竹竿最佳,细的一端绑上一根小棍,再把面筋黏到上面。一切就绪后,一帮小伙伴们就高举着黏杆,兴冲冲地去黏蝉了。
村口有一棵大柳树,老远就听见了蝉鸣,一个个地扯着嗓子飙着高音,似在开一场演唱会。
看,第二个大树杈上趴着一个,上面不远处也有一个、旁边还有一个。小孩子的视力好,“目标”一个个被发现了。黏哪一个呢?就黏树杈上趴着的那一个吧,四周没有遮挡,方便观察,逮时方便,撤着也方便。“目标”锁定,我双手举着黏棍,一点点儿向上。那只蝉不知自己已成了我们的“目标”,正扯着嗓子,忘情地高声歌唱呢!
近了,近了,稳住啊!旁边的小伙伴不时提醒着我。我屏住呼吸,两手却有点儿发抖。更近了,我稳了稳神,深吸了口气,对准蝉的尾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向前一送。啊,黏住了,黏住了。小伙伴欢呼着。
蝉“知知知”地叫着,扑楞着翅膀挣扎着,惊得一旁的一只蝉“知”地一声飞走了。
哎,这大晴天的怎么下雨了?我们忽然觉得脸上有点湿湿的。哈哈哈,哪里是雨呀,肯定是逃跑的那个家伙被吓尿了!
顾不上擦脸,迅速收棍。被黏住的蝉不甘束手就擒,仍“知知知"嚎叫着、扭动身子挣扎着。小伙伴们呼拉一下围上来,有人帮着把蝉从面筋上去掉,蝉的翅膀扑楞得更快了。快把翅膀掐去!这边刚一提醒,那边已经动手完成。没了翅膀的蝉顿时失了威风,“知、知”无奈地呻吟着,徒劳地晃动着身体。
清朝诗人袁枚在《所见》一诗中形象地描写了儿童捕蝉的所见所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人先写了小牧童高坐牛背、引吭高歌、声振大树的悠闲可爱,又写了小牧童抬头仰望、屏住呼吸、意捕鸣蝉的专注神情,一动一静的对比,从动到静的转换,生动、形象、传神。
此情此景,不正是袁枚诗中所描绘图画的生动再现吗?
竹竿细长轻便,做黏棍优势明显。但那时物流不方便,南方的竹子很少能运到北方,因而黏棍只能用长棍做了。大柳树比较高大,棍短了肯定不行,长的又太粗重,就用两根细些的棍接起来,但仍旧不算轻,用着也很是费劲,没逮几只,就仰酸了脖子、累疼了胳膊,只好极不情愿地换作另一个人来黏。
夜间逮蝉,则是利用了蝉夜间扑火的习性。随便找来些破衣服或旧棉花,做成火把,浇上煤油,刚一见火,就轰地一下着了,熊熊的火把一下子照亮了夜空,感觉恍如一个神圣活动的仪式。早有人趁着亮光,麻利地爬上大树。随着一声“开始”,用力晃动树枝,树上的蝉便如秋天打落了的枣子般,“知知知”地叫着扑向火把,“嘭嘭嘭”地砸到身上、落到地上。围着的大人小孩先是被这意外打懵了,继而好像反应了过来,忙弯腰捡着,“哈哈哈”地嬉笑着,意外和惊喜写满了每一个人的脸。
夏日的符号——蝉鸣逮的爬扎和蝉一般是喂给家里养的鸡鸭吃,若小孩子嘴馋时大人也会把爬扎先用盐腌起来,再放到锅里用油炸。金黄金黄的爬扎盛满一大碗,还未端出厨房,小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围着吃上了,酥酥的、香香的,真是美味极了。
一年又一年,家乡在不断变化着。听闻家乡变了,变得越来越好,心里很是欣喜。又听闻村北头的小树林没了,村口的大柳树也没了,内心又很是怅然。小树林没了,大柳树没了,儿时的嬉笑便散了,往昔的热闹再不见了。
又到夏日,又闻蝉鸣。
不过,但闻蝉鸣响,又何处去捉寻呢?
夏日的符号——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