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得到的这一年
前段时间,得到开始征集「我与得到」的故事,借此纪念得到正式引领知识付费的潮流的一周年。这一年,内容领域风起云涌,争相希望攫取用户的时间与注意力。这一年,知识网红此起彼伏,争相宣称为了让用户将金钱花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最终能够长盛不衰的,却是持续践行与共同成长。
对于知识付费这一话题,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及过,我们究竟是为知识付费还是为知识焦虑付费,这一问题值得深思。为知识付费无可厚非,然而,现在更多人只是因为怕为了落后于时代,暂时让自己感知到在学习、在成长、在体验的幻觉。这也难怪,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团队站在风口浪尖上,一些人指责他们在攫取利益,贩卖知识,另一些人却由衷地感激他们做出的努力,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让普通人也能够接触最为前沿与深度的内容。
这一年真的很有意思,我算是罗辑思维的忠实用户了,早在读研时,我就希望购买会员卡,可是迫于囊中羞涩,只好作罢。对于罗振宇的人格魅力与演讲能力我十分佩服,这也是极具特色的人物标签了。
我在 4 月初就了解到了得到这款产品。那时,整个产品的核心功能就是每天听 6 段知识音频,外加 1 本推荐的电子书。这些知识音频是整个团队信息爆炸时代精心筛选的优质内容,整个灵感来自于用户听音频的需求。然而,在设计或是开发产品时,市场是完全没有参照物的,也只能凭借团队对于音频需求的理解,专心去打磨一个产品。而在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罗辑思维旗下推出的产品,最初上线应用商店时,得到完全依靠用户的自然增长。
于我而言,这些音频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价值,至少能够让我了解价值资讯,可是我完全不在意,要说资讯新闻类产品,市场上已经有足够多优秀的产品聚合器,除非保证这些精选内容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对用户来说绝对有用,否则下载 APP 难于登天。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放弃了,还是喜欢听罗胖每天早上的 60 秒语音,毕竟持续做了四年,累计的用户基数与内容超乎想象。
直到 5 月的某个清晨,《李翔商业内参》上线,似乎撩动我跃跃欲试的内心,这是一款独家商业专栏产品,为用户打造的移动端读物,特别是当马云背书后,销量似乎有了一定保障。我重新回到了得到,发现一个多月的时间,产品上已经有了较大提升,开辟了专栏以及每天听本书这个小产品。电子书阅读体验与音频播放流畅度同样有了很大的改善。
此时,得到的策略已定,抓住头部作家和用户,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先后推出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槽边往事》、《精英日课》、《雪峰音乐会》等 24 个大咖专栏,瞬间将整个内容稀缺性与专业度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与同行拉开了差距,同时在专栏作者和用户上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运营,一方面考虑作者的收益增长率,另一方面关注付费用户的学习体验。
从财经记者李翔——现在已是得到的总编辑——开设第一个付费专栏伊始,每逢一轮的「上新」都如一场盛典,在朋友圈里全无克制的绽放焰火,而提供生产力的主角,也可尽情享受知识明星的待遇。
用罗振宇的话来说,得到的所有作者,都是他佩服的,「包括销量相对最差的那几个,东西是真好,是我们没卖好。」
我也在这种知识焦虑的环境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订阅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做梦也没想到,这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之一。
我一直相信,人会进化的,当然也会退化,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成长与学习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懵懵懂懂,在以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缺乏关于独立思考的教育,初入社会,险象环生。在这一方面,我真的要感谢李笑来,其实在得到的一年,更是跟随各位老师进步的见证之旅。心生感慨后,我写下了《200 天,这是我的成长记录》,将我自己的所做所思一并记录。或许,我终究不是十分勤奋的人,可是在学习浪潮之下,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我都已经超越了自己,用践行为自己交上答卷。
而后,我开始了在得到的学习之旅,共订阅了 2 个专栏,购买了 1 份月刊杂志,阅读了 5 本解读版书电子书,领取了 5 份家庭背景音,迄今为止共学习了 250 小时 59 分。回顾所有的学习历程,结论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一个天生的外挂,我们希望能够加速成长,就必须打磨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来源:得到个人截图与此同时,得到数据表现更为惊人。根据 QuestMobile 最新发布的《2017 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新观察》的研究结果表明,
从罗辑思维到得到,罗振宇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如今的粉丝经济与社群模式更是牢牢地抓住了用户口碑。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 2017 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新观察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 2017 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新观察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 2017 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新观察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 2017 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新观察2016 年 12 月 31 日,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将得到定位为知识服务提供商,凡事都要做到第一,建立新认知,这场 20 年的约定注定不平凡。
与得到一起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是作为用户还是作为产品工作者,都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想聊聊这一年我从得到上学习的工作经验:
一、产品策略:挖掘用户、场景和需求
得到的核心用户划分如下,大致以下几类:
1. 达人,专业精英:他们是意见领袖或专业大 V,通过与他们共同创作内容分享,将知识转化成收益,加大宣传,可以提高内容质量和用户影响力。
2. 热爱读书的人:他们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喜欢看杂书。广泛的涉猎使他们充实,提升修养。如果内容有帮助,他们就是潜在的消费者。
3. 功利性学习的人:他们仅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功利性较强,阅读的价值和效率更重要,乐于为提高效率付费。他们的专业度评论或推荐等,可以帮助普通用户筛选更优价值的内容。
4. 有读书意愿但很少读书的人:他们有读书的意愿,但还不够强烈,读书被各种事打扰难以坚持。精简的内容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他们自由,高效的获取干货。发现他们的兴奋点,激发对知识的欲望,可暂时转化成有读书目标的人,通过购买精巧的读物,更容易快速消费并得到满足。
5. 懒于读书,打发时间又想上进的人:大部分人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却又想上进。有趣轻量的内容,轻松满足了学习欲望,是有意义的休闲方式,他们是潜在消费者。分享到朋友圈微信,也提高了逼格。
从用户和场景入手,我们便不难得出用户的核心需求了。
得到遵循的原则就是碎片化与内容精选:
1. 碎片化学习需求:无论是音频,还是金句,或者干货图书,用户在评论中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专栏订阅的一篇文章时间约为 10 分钟;
听书部分,一本书时长从 20~40 分钟不定;
知识新闻为每篇 2~4 分钟不定,时间都比正常获取信息的时间要短,用户可以在等公交、地铁的碎片式时间中获得知识。
2. 价值精选:官方生产优质内容一直是罗辑思维倡导的,涉猎广泛的干货知识激起最广大用户的兴趣和思考,迎合用户喜好。
CEO 脱不花的公开邀请「如果你能每天为用户讲解一份知名杂志的封面文章,每天把一首唐诗、宋词讲的活色生香,每天教我看懂一副世界名画,我们愿意预付 1000 万邀你一起来内容创业。」
二、运营策略:真诚面对用户,提供等价服务
得到的运营团队从来是令人佩服的,无论是 H5 页面设计,专题活动亦或是事件营销,每一方面无不展现出高深和真诚的技巧。
用户是运营的根基和所有目标的导向。与其强制,不如试图去打动用户,让用户自发去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行为。
去年年底火热的千金买马骨活动中,马伯庸有一篇稿酬 10 万的新文章要在得到上免费上架。朋友圈、微博或者知乎的种种宣传都是在为这起事件造势。H5 海报的逻辑非常简单,只要签名,就可以去得到上免费领取看起来特别牛逼的「马伯庸独家神作」。是否转发自动生成的「仗义证」到朋友圈,自由心证,并不强求。
来源:三节课公众号这场短短不到 24 小时的事件营销中,得到官方、罗振宇、马伯庸、和菜头等诸多事件相关方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知乎、App 等诸多渠道高密度、多渠道地频繁发声。这场宣传带来的传播和影响力都是现象级的。
这一运营方式一时间为大多数产品所借鉴,我也不例外。思考如何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让用户自发传播才是我们追求的宗旨。
再者,就是前段时间火爆一时的罗振宇与罗永浩长达 9 小时的电视访谈节目《长谈:让我把话说完》,如此内容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然而,得到团队坚信,能够自己生产优质的内容,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慌,内容是这个时代硬通货。
来源:得到官方微博最后,就是与用户面对面沟通,无论是团队高管还是专栏作者,都会在每周不定期与大家见面,通过直播节目拉近与用户或是读者的距离。得到周会的预约和观看人数始终都保持相当不错的水平,每周都会有 5000 多人观看罗振宇、脱不花或是快刀青衣的汇报,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以及态度。而专栏作者更是罕见地与读者一对多交流,每周轮换准备主题,参与人数屡创新高,他们一方面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扩大个人影响力,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每次打开得到,映入眼帘就是今年年后更新的口号,「向终身学习者致敬」。得到的未来之路还有很长,幸运的是,我们都在路上。
感谢得到团队在过去一年的付出和努力,让更多人明白,原来这个时代,属于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希望你能够有所启发。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听天由己」或搜索 rexinsp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