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性
本文啥意思都有,唯独没有你想的那意思。
每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总会有人感慨“这就是人性”,仿佛“人性”全是不好的、恶的,所以按这些人的逻辑,那些做好事的人,是“逆人性”的,所以他们也就不是“人”了。
另有一些人则说“人之初,性本善”,仿佛“人性”本善,人生下来就是良善的,即使有坏的品格,也全都是后天“习”得的。
孔子主张“名正言顺”,想“顺言”得先“正名”,正名就是明确含义,遗憾的是,孟子荀子这两位大贤者都没有为“人性”进行“正名”,这就导致了后来人都在这二人性善性恶基础上开始了长达千年的大辩论。
说人性“善”、人性“恶”的时候,都是急于审判“人性”,给它“定罪量刑”;至于“人性”到底是什么,反而成为了最不重要一个问题。
## 性与理
理解“人性”的关键在于“性”,若要理解“性”,则先要理解“理”。
何谓“理”,理是某类事物之所以为某类事物者。
又有“理在事外”还是“理在事中”之争,这种争论是完全不必要的。
因为在外或者在内,是实际世界中具体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当我们说“理在事外”或者“理在事中”时,我们便有一个隐藏的前提预设:“理”与“事”均是实际世界中具体存在的事物,但“理”并非是这样的一个东西。
一张桌子,如果依照“方之理”而成,那它就是一张方桌,有“方之性”;如果依照“圆之理”而成,那它就是一张圆桌,有“圆之性”。
“理”有二义,一是“标准”,二是“极限”,其他的含义都是基于此二义引申出来的。
何谓“性”,性是理之实现于事物者。
如上所说,一张方的桌子,因为它是依照“方之理”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这张桌子有方之性。
人之性,则是人依照“人之理”而成后,以区别于其他“非人”的存在的那个东西。
所以当我们说“人性”之时,这个“性”必须是其他“非人”的存在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又可以称“性”为“特性”。
大部分人应该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当他们说“这就是人性”的时候,往往说的并非“人之性”、“人的特性”。
比如,有人说“好色”是人性、人的本性。可有些动物在求偶的时候,也是选择那些长得好看的交配,这就不是“好色”吗?如果是,那“好色”就不是人性。
## 正性、辅性、无干性
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这个人是长得好看的,有钱的;
长得好看、有钱,当然也是一种性质,我们可以说这个人依照“美之理”而成,所以他有“美之性”;依照“富之理”而成,所以他有“富之性”。
可“美”与“富”并非人的特性,如果我们评价人性,那“美”与“富”这种性,便属于“无干性”,因为与人性并没有直接关系。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依照“人之理”而成,根据进化论,人是由另一种动物演化而来。
既然是演化,就必然有所放弃有所继承有所独创,
继承下来的性质,便是“辅性”,比如人是一种哺乳动物,胎生便是人性的“辅性”;
独创的性质,便是“正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所独有的“特性”。
## 人性
讲了这么多,终于进入正题。什么才是人性、人的特性呢?
人是有觉悟的、有文化的一种动物。
食色,性也。
同样是吃饭,动物就没有蒸煮煎炒炖这么多花样,而人有,动物吃饭只是本能,但人则可以超越了这种本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同样是交配,动物也没有太多花样,但人则可以超越本能,创造出爱情、夫妻责任这些社会文化。
动物可以随意更换自己的交配对象,人也可以更换,只不过于更换之前,他要先掂量掂量,并不是由着自己本能随心所欲的,否则,他得担一个“不是人”的名声。
既然做人,当然要依照“人之理”而做了。不断提升觉悟、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做人,那是你的自由。
何谓“圣人”,圣人,人之至者也。把人的特性充分发挥到极致的人,就是圣人。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