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的影响

2020-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sqyuan

《社会心理学》第二编里研究社会影响, 我们如何在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样性影响下成长和改变。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研究那些有利于基因存活和延续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行为,强调人类共同的属性。比如,所有人类都会按照权威对他人划分等级,而且相信经济的公平性,这些一致的特性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虽然进化观点强调人类天性中的共有亲缘和基因关系,但是文化观点强调差异性,它界定出一个个不同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思想和传统。人类是在进化共性基础上,社会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

    该章文化影响的研究中,举了很多理论,特别在两性差异上做了更细致的分析。我这里总结了下自己感兴趣的三个方面,先以问题来引入。思考了这些问题,并能够回答它,其实就可以理解到本章的部份精髓了

1. 怎么认识我们自己身处的社会规范

2. 为什么同伴相传的文化影响如此重要

3. 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产物还是社会的建筑师


    怎么认识我们自己身处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被社会接受和期待的行为规则。追求自由的人,或者大多数人会觉得社会规范是一种强迫人们盲目遵从传统的消极力量,但它可以微妙地限制和控制我们,以至于我们几乎没有觉察。从另一个角度,社会规范可以让人们明白群体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确保整个社会机器顺利运转。穆斯林妇女的面纱看起来似乎让人受约束,但对于穆斯林来说恰恰相反。

   鱼类的周围是海洋一样,我们浸泡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我们要理解文化影响就要跳出来。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从西方人写的著作中,会发现有些差异是如此巨大,但身处其中的我们难以觉察。另外,我们身处不熟悉环境中,不了解其社会规范,我们只有学习观察他人行为。多读书,多旅游,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自己身处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以及设身处地的了解其他文化差异。


    为什么同伴相传的文化影响如此重要

    书中提到了哈里斯的“教养论”: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弗洛伊德派和行为主义派,以及很多人都支持这一观点。之前我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英国拍的《人生七年》,就是考察家庭抚养对于孩子的影响。

    但上述理论近期被另一广泛认可的研究结果推翻,即:“两个同一家庭长大的孩子之间的差异,和从众多家庭中随机抽取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书中对于儿童成长的差异因素,归结以下几点:

   * 基因的影响解释人格特性中50%的个体差异

   * 共享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影响)只解释0~10%的人格差异

   * 同伴的影响,占了人格差异的40~50%的影响力

   孩子比较关注的不是父母怎么想,而是他的同伴怎么想。孩子们主要从同伴那里学习怎么玩游戏,怎么交流,什么爱好,脏话笑话大部分也来自于同伴群体。

   作者书中没有深究研究的方法,以及怎么得出这么个结论,但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这存在一定的道理,你会采用什么方式来引导同伴的影响力呢?


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产物还是社会的建筑师

   事实上,社会控制(环境的影响)和个人控制(个人的作用),是相互作用的。情境于个人之间双向联系,使我们与环境之间存在互动。答案其实是蛮俗套的:我们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建筑师。在判断问题时,我们以怎样的立场来思考更为明智?

    把自己看作自由者,同时关注他人受到环境影响。这样,我们看待自己时会更强调自我效能,同时在看待他人时,更多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如果我们认为他人是受到自己所处环境的影响,这样我们就会更可能理解他人,而不是简单地把其不良行为归因于“不道德”,“懒惰”。


    通过回答上面三个问题,让我梳理了最近读这个章节的理解。最后,分享个从书中看到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我们将社会公正定义成平等(平均分配)还是公平(多劳多得),这取决于我们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还是资本主义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