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你有,但是用对了吗?|长青智库
管理人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识人善任,这里的识人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特点、能力水平、以及缺点。第二层,了解他人,识别别人的优点、能力水平和缺点,懂得如何发挥自身和他人的优势,就更有机会独占鳌头,胜出大多数的人。很多人知道这一点,但是实际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之一是因为识别人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长青智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那个慧眼识人的伯乐,可是如何在万千人中寻找那个你需要的人才呢

1、个人禀赋
基于不同的初始状态与生长环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从而使得他人可以通过行为对人进行识别。如马云明慧、敏锐、气若长虹,但有匪气。阿里第二次尝试在香港上市,港交所不认可他们的合伙人制度时,马云携其核心管理层在各大媒体上发表了义愤填膺的回应。
马化腾内敛冷静,专注产品的精深与数字,可能在情感上疏于表达,趋于理性。如“王者荣耀”危机公关更多的是理性与法规澄清,把党报作为核心媒体发布,定位准确,而非情怀攻势可见一斑。
所以个人禀赋没有高与低,也没有好和坏。有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时每个人的禀赋不同,长处的另外一面一定是他的短处。

2、谁才是精英?|长青智库
技能和才能在人与人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与不均衡性,故而仅从人的分类找不出明显差异。于是教育证书和资格证书等其他因素开始承载更大的意义,成为了判断精英的标准。
如何来界定精英和人才呢?
通常,我们会说企业人才是指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不可或缺性的员工。
在企业中不可避免有人才评价,把人分为高、中、低能力,即人才有优劣之分。最终决定一个人是不是精英,并不取决于他是不是精英或一等人才,而是看他的才能禀赋是否在其岗位上得到了充分发挥。如唐后主李煜,善诗辞、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本是一代杰出的文学家,却做了皇帝的位子,极为不匹配,其后果是亡国,自己也是郁郁而终。
在进入什么才能做什么事之前,我们先得界定什么是人才。在中国评价一个人是否是个人才,简单明了四个字——“德才兼备”。

3、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行为或者性格特性,对人进行分类是常见的方法,但问题是,我们认为人的才能是有高低的,但是是否聚集了一批高才能的人就一定能成功,我相信,凡是有过管理经验的人,一定不同意这种看似合理,实际行不通的做法。

我们坚信,并再次强调才能有高低,但是关键问题是影响最终结果的是,是否这个人放在了对的位子上,是否他的材干充分发挥了出来。如故宫的珍藏“翠玉白菜”,玉的质地不是最好缅甸玉,但是雕刻的白菜以及上面的小虫子充分符合这块玉的特点,使它生动逼真,成为了藏品。用人一样的道理,虽有高低才能的分别,只要使用得当,一样会有出色表现。|长青智库
长青智库老板的军师智囊团,专注企业20年发展,为你的企业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