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解析
1.其实丸子给我说这个事时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听到以后就有很多想法出现在脑壳里:小偷?没教养?老师怎么看?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很多感受:打击,担心,迷茫……
所以在我如此复杂的情绪下,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都不做
2.小朋友给我们说一件她烦恼的事,也许这个背后还有更深的情绪,比如丸子在给我说这件事之前,半天都时间都展现的是因为她没有当上小组长而失望,不服气,我们如果掉在事情里去做法官,去评判,那么可能这件事就在表面上不欢而散,那个真正让她焦躁不安的事情根本触摸不到,我们平时对她小秘密的接纳和倾听其实是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积累,她们通过一点点的试探来评估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
3.当丸子说自己“偷”了花卡,我重复的时候改成“你悄悄的拿了老师的花卡”,其实这个背后是引导她去看行为而不是定义标签,两者的区别在于,“偷”会让孩子陷在罪恶感中,要不沦陷,自责,要不就狡辩,掩饰,因为没有人能一直承受良心的不安,“拿”是让孩子放松的去看,“我犯了一个错误,并不代表我是一个小偷”
4.去帮孩子回忆梳理她做这件事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心理过程,比如我说:这个花卡对你来说很重要,你看到面前有,不用努力就可以拿到,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诱惑,然后第一次拿了以后你窃喜,你侥幸,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你有什么感觉……不安,害怕,为什么,因为……,这一系列是带孩子关注梳理心理过程,了解每一个行动发生的原因,这样她以后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她就会很清楚她在遭遇什么,对自己的心念有了了解才有可能去掌控……
5.我说了我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可以让丸子放下负担,不去把能量耗在羞愧,自责上,才有力气去解决问题……
6.最后,在确认孩子情绪充分平静后,再鼓励她去想解决办法,去执行,每一步,都充分给予她时间,不催促,不给压力,包括她第二天去找老师,她说不出口,我提议他用悄悄话这种游戏式的方式来帮助她放松,她便能鼓起勇气去坦白和弥补……
这就是整个过程,我的思路以及我希望孩子通过这件事能学到的品质:知错能改,勇于担当,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