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叙

《当好人遭难时》

2019-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銘櫆
《当好人遭难时》

几年来一直有个疑问:“佛家讲以慈悲为怀,为何还要有因果报应。”

带着这份疑惑,零散的问过身边一些朋友,回馈的答案也是七七八八,不过这其中偶尔也有比较能信服的。

“慈悲为怀,因果报应。”前者与后者是分开的,各自有一套运行。前者是人为自发,用“慈悲心”去开脱一切苦难,后者是世间的运行规律,种何得何的运行机制。

本书作者也是信奉神依然是伟大的,神希望我们都以慈悲的心去活世,但神不操控世间事件的发生,世间所遭受的各种苦难是有另外一套自然界的运作。

哦,原来发生苦难遭遇的人们,真诚祈祷苦难消逝的人们所信仰的神,是不能操控一切事件的。不是说你祈祷了之后,你的一生就会好运连篇,不是说你祈祷了之后,一切苦难就会离你而去。而真实的是该降临的还是会降临,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世间有一套运行规律,好事的,坏事的,每个人皆可发生,只是背后的意义不为所知,意义,也可能有,也可能无,你可以去找。

若面临不幸的事件,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与行为去应对。回到这本书上,作者和译者都是以“善”的能量去面对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遭遇。

作者因为自己的儿子在出生不久后就被诊断为“儿童老化症”,14年后久离人世,带着常人所难体会的心程写了这本书,以他的原话所说,这本书写了14年。

译者在14周的孕期检查时得知腹中的胎儿有先天疾病,活过1岁的概率不足5%。医生建议堕胎,并且尽早手术。在内心挣扎之后他们夫妇还是决定将命运的自主权交给腹中的孩子。在孩子出生与离别的两个小时过程中,他们夫妇用足够的爱来抚慰这短暂的生命。以译者的原话:“我的女儿从没有体验过人世间的痛苦,她见证到的只有爱。”

这两个事情其实已经是很大的悲苦了,所以造就一个问题,为何这种事情要发生在他们身上?作者是拉比---宗教导师。译者是心理学家。在职业上都是为他人做付出,做开导,做指引的善行职业,反而要遭受这样巨大的痛伤,又以自己的孩子为代价。以他们自问,但凡他们自身有过某些过错的话,这种报应也不该降临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吧。按照善恶相报的规律的话,他们宁肯是他们自己啊。

这些哀苦的问句,真的是让人心痛。但这世间还有比死亡更心痛的,是活着的折磨:之前自己当老师的时候,带过一些自闭症和聋哑的孩子们,也与他们的父母打过交道,让我也是不思其解的,他们父母的人品也都很好啊,看来也都是善良的人啊,为何他们自己的孩子要承受这样的病呢?

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更让我心怜的一件事是:某天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爸爸开车载我回家,在路上与我谈起自己的担忧,他们的孩子现在上的是正常孩子的学校,只是在同等年龄中,上学的年级要低好几级,说道自己的孩子会被欺负时,眼角闪过一枚叹息的光。听罢,我脑海里也同样的闪过很多校园欺凌的事件,那一刻我真心的想为那位父亲祈愿,祈愿他的孩子在学校时能碰到维护他的同学,祈愿他的孩子能碰到很多有怜悯心、阻止以壮欺弱事件发生的同学。但是在现实中,希望我的祈愿不仅仅是愿。

我敬重,甚至崇敬,崇敬他们的父母,这要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承受外界所有人的眼光与闲语,这要有多大的责任与包容心,面对孩子成长中种种不解的行为。这要有多少泪水与倾诉,日复一日的滋养着脸上的每一个皱纹。

我多么希望这一切像书中阐述《圣经》中,约伯的故事那样:神接受了撒旦的考验自己仆人约伯的请求,摧毁了他的房子、牲畜,也杀死了他的孩子,也让约伯身上长满了疹疮。身边的人都劝说约伯放弃对神的忠诚,而约伯没有放弃,依然很忠诚他的主人“神”。最后神出现,奖励了约伯的信心,又赐予了他新的家、家具、儿女和健康。

《圣经》中的这份考验能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被替代,若可以的话,我希望我带过的这些自闭症和聋哑的孩子们,在往后的某一天也能真正的享受到跨过荆地后的生活喜悦,携着他们的父母一起,放眼望去,都是崭新的。

《当好人遭难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