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过的尚且平凡,以后可得是什么样
在这嚣杂的世界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平平淡淡的生活着,无关房价,无关学区,无关体制,无关收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我们憧憬着。
但生活本身就像是在逆水行舟,哪里有什么平平淡淡,还不是一步一个脚印。今天尚且想逃避一下,推迟了日期,来日就会形成父辈所说的命运一类的东西了。
还记得我们十六七岁未出校园的时候吗?我感叹记忆总是淡化的太迅速。那时候我们怎么看待80后的还有印象吗?
“我以后可不会......我肯定会......”
“这个选择太...要是我的话肯定不会这样的”
“到时候我每天都在180平的大床上醒来,翻个身看看又赚了几百万,哎,真无奈,要那么多钱干嘛”
“平平淡淡的生活和我算是无缘了”
我们给自己许下的承诺还记得吗?
在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里他也提到,在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20世纪80年代末,“万元户”这个概念已经火了好几年了,而我当时只是个高中生。有一天,同学们凑在一起闲扯,说起将来要赚多少钱,大家纷纷说了一个自以为’最狂野’的数字——其实只不过是几万或者几十万,但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轮到我的时候,我不知天高地厚地说:“怎么也得1000万吧!”大家纷纷做呕吐状。许多年过去,我早就赚到了1000万。可是,这么多年,这么大的通货膨胀率,怎么可能是当年一个中学生可以想象的呢?”
而现在,不过才过去6年,却又是00后评判我们这一代的时候了。
(难怪说7年就是一辈子)
让我突然想到,如果现在过的尚且平凡,那以后可得是个什么样子?
不知道在街上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大家注意到没,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不同的东西,说是气质有点以偏概全的意思,至今我只能理解为道家所说的“气”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气,经常提及的就是年轻时候帅的,到了老也帅。但在生活中,实际上却是即使年轻时候很帅,随着时间磨平了棱角,失去了生气,那张脸,那个人就完全不是年轻时候的样子了。而有的人,貌不惊人,却恰恰越老越有味道,这股吸引人的“气”会从干净得体的衣服,不含一丝肥赘的脸颊,精练的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还有坚毅有神的眼睛中透发出来。要是放在他的同龄人中,会一下子就抓住你的眼球,总觉得这个人与众不同。
我不禁会想,如果就这么放浪形骸下去,本就平庸之躯,到了以后用来形容的词说不定只剩下了“落魄”
还有一个概念,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现在看来平淡的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是属于更高一层的生活。就像是通货膨胀一样,原来值钱的资产到了现在成了我们眼里温馨的小窝,当年只租给外国人的高档小区,现在也变成了平民窟。
在我在的城市里,房价近几年算是一直被提及,很多人买不起一手的房子选择了二手房。在二手房的询问中,就有这么一则
“XX小区怎么样,没有电梯,楼层不高”
楼下的人就评论了,这是零几年专门出租给外国人的高档小区,当时那个年代就5000块钱一个越呢。虽然过了十几年老化了,不过环境还是不错的。
看见这个,我不禁会想,如果我们现在尚且过的不如意,也没有档次点的生活,那以后会是个什么样?
再有一个例子,我想说的方向是规划。我从事的是文化产业,内容制作一块。在圈子里有一个经历了动画业从繁荣到衰落一整个过程的老导演。据他说,当时画传统动画的关键张很赚钱,一张就是十几块钱,发工资都是按日发,直接发现金,一摞一摞的都不高兴存,回家了就是往床底下一丢。生活档次别提有多高了,衣服拣贵的买,东西挑好的吃,泡吧喝酒更是家常便饭。不知道这里面夸大的成分有多少,但总归是一个繁荣的行业,一个每个人都想要做的行业,一个身边人画着画着猝死了,抬头看看,继续闷头画的行业。结果已经适应了高消费的生活,突然迎来了行业的衰落期,大量的公司老板破产,跳楼的跳楼,跑路的跑路,在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吃饭都有问题的职业。当时没想过要存钱,也没有其他的规划,就这样错过了黄金时期。这时候他回想一下,如果当时手上的闲钱买两套房,现在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日子了。
可是,没有后悔药吃。
如果现在过的尚且平凡,亦或者沉浸于已经成功的喜悦中,忘记了要继续迈步,未来有太多说不定的情况,一击就会打回原形。
在任职的职员中,很多人都在跳槽,为了找到一个待遇更好的公司,为公司会提供节日礼品,会提供下午茶,水果而沾沾自喜。我更想提醒的是,公司也是人开的,一个运营不善,砍掉一个部门是常有的事,资金周转不开,上市失败,倒闭也是很常见的。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要把前途寄托于公司。
要清楚的一个概念是,公司虽然是一个金矿,越大的公司矿越多,但是能挖到多少,才是决定价值的地方。
能力是你自己的,荣誉永远是属于公司的,要做一个可以和公司对话的人,而不是享受着公司温床的人。
因为装高逼格的公司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