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

现实主义题材职业精英化、人设完美化、剧情偶像化的“背锅”演变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5人  深壹

文丨荼蘼

随着各家平台秋推会的依次举行,从发布的2019部分剧集资源来看,类型剧“一哥”的位置也逐渐浮出水面,非现实主义题材莫属。

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在国产剧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的同时,膨胀的趋势也渐露端倪。笔者在统计2017-2019年较热门的当代题材剧时发现:都市题材剧中主角的职业越来越精英化、人设越来越完美化、剧情越来越偶像化的趋势。事实上,越发“年轻化”的现实主义题材剧不过是市场变化下的产物,如何在演变中坚守住现实本质,才是当代题材剧不“悬浮”的核心问题。

占据半壁江山的现实主义题材

回顾历年国产剧发行许可数据,在“酷云互动”的梳理下得知:2009年至2012年间国产剧发行部数持续上升,年产量跃居世界首位,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大量剧集无法播出。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丰富荧屏的同时,也促使国产剧生产趋于理性,提质减量加速进行。

图片来源:酷云互动

2017年,国产剧年发行量下降至314部,其中当代背景电视剧比重最高达到55%,并且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为最大赢家。除了《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的上佳表现外,还有《我的前半生》《欢乐颂2》《生逢灿烂的日子》《急诊科医生》等口碑之作。

图片来源:酷云互动

再看2018年1-8月央卫视频道及三大视频网站播出新剧279部中,37%为台网联动播出,并且当代题材剧在台网联动和纯网播出中都是占比最多,约60%-70%。紧接着,今年9月在“国际广告节资源推介会”上,各卫视平台发布的2019部分剧集资源中,50%皆是当代现实主义题材。

其中,现实主义题材主要分为都市情感剧与都市职场剧。都市情感剧有:《如果岁月可回头》《蜜汁炖鱿鱼》《少年派》《都挺好》《我在北京等你》《我要和你在一起》《青春斗》等等;都市职场剧有涉及金融投资、房产中介、传媒等行业的《平凡的荣耀》《我的真朋友》《幕后之王》《渴望生活》等剧集。现实主义,尤其是当代都市题材已然成为近两年乃至未来几年市场上的主流类型。

职业精英化、人设完美化,剧情偶像化的“背锅”演变

可是,现实主义题材剧回暖的同时也伴随着“危机”的到来。笔者在统计2017-2019年较热门的当代题材剧时发现:近年来,剧中主人公职业越来越精英化、人设越来越完美化、剧情越来越偶像化的演变,而这些便是让当代现实题材剧备受诟病为“悬浮剧”的主要原因。

由上图可见,近三年较热门的当代题材剧中主人公的职业可谓是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2017年的剧集诠释了职场精英、医生、杂志社主编、创业人士、游戏IT工程师、时尚旅游体验师、律师、检察官等等职业;2018年则涉及了法官、牙医、酒店经理、科技企业家、职场女性、民航机长、导演、谈判官、老师等高知精英圈层;再到2019年发布的剧集里更是涵盖了当下年轻群体中最热门的部分岗位,如设计师、投资人、节目制作人、房产中介、电竞大神、网红歌手等多圈层职业。

从豆瓣评分上来看,达到及格线以上的剧集有《我的青春遇见你》《老男孩》《春风十里,不如你》《外科风云》《漂洋过海来看你》《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我的前半生》《急诊科医生》《生逢灿烂的日子》等。这些口碑较好并造成爆款现象剧集里故事主人公的人设、职业与形象相较其他都市剧来说都要更“接地气”些,其次除《春风十里,不如你》外,表格中及格线以上剧集的主演都是30+的年龄段。

为何接地气的生活剧情、中年演员主演的当代题材剧更容易获得高口碑呢?在笔者看来,这就彷如步入社会后职场新手与老手的区别,经验和阅历是新手无法取代的“生存技能”。无论是在故事剧情还是演员演技上,诠释出的故事唯有是真实而多层次,并富有现实意义的剧集才会深扎于观众的内心。反之再看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虽诠释的行业领域越发广泛,但整个故事主旨也变得越发“不现实”。

矫枉过正的“年轻化”当代剧要如何才能不脱离现实

那么逐渐“年轻化”的当代题材剧,要如何做才能不脱离现实呢?

一直以来女性群体都是各消费领域的主要消费者,随着年轻群体在影视文娱市场的比例逐渐扩大后,为迎合这些主要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影视作品也开始变得“年轻化”起来。纵看今年播出的热门当代题材剧,清一色的高知精英人群职业、偶像化般的剧情,可谓是满足了女性观众对完美形象与精彩人生的所有幻想。于是“悬浮”一词便替换了“现实”在2018年的剧集题材市场占比。

其实,细想下来当代题材剧变得“年轻化”本应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一种与时俱进,然而“本末倒置”的恶性发展却让进步变为了错误。只为年轻化,不够全年龄化的当代题材剧,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演员,而在于剧情本身。

就好比2016年获得高口碑的《中国式关系》《小别离》般,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但受众却都是全年龄覆盖。前者围绕男主在职场中巨大人生转折讲起,由他身份的转变牵引出身边一系列“中国式关系”的变化,从而对婚姻关系、男女关系、职场关系、亲缘关系、朋友关系、利益关系等种种“中国式关系”展开了全方位的描绘,可谓囊括了社会生活的百态。后者聚焦当下低龄留学热,展现了三个家庭、三个孩子在升学、留学和青春期生活中的挣扎、欢笑与泪水。

从这两部剧诠释了年轻、成人、社会三个阶段的成功来看,在近两年口碑高的当代题材剧中或多或少也能看到与之相同的特质——接地气与受众全年龄化。早前在拍摄《中国式关系》时主演马伊琍就曾表示,60、70、80后的观众,每代人都能从《中国式关系》的人物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同时她更提出,即便是90、00后的年轻人,也能从这部剧中有所长进:“年轻人可以学到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出发点必须是正直的,而且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奋斗的,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这正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存在的价值。紧接着《我的前半生》的爆火,可见她对现实主义题材剧的深刻认知。

其次,对比《小别离》的成功,同样是诠释“中学生成长”的《我们的少年时代》豆瓣却只得到了5分,过于偶像化的剧情让现实主义题材“年轻化”的尝试受到了挫折。不过在2019年即将播出的同题材电视剧《少年派》能否再试成功,还是备受期待的;还有《我的真朋友》《我在北京等你》《平凡的荣耀》等等剧集。通过对比之前的成功之作,可得出:无论是偏成人还是偏少年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只要真实而接地气的全年龄化呈现并具备现实意义,即使年轻化也不在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