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当废物的一年
去年11月30号办的离职,冬去春来夏走又见秋,转眼这种无业游民的日子就快一年。当时是被动辞职,如果不是突然到来的“公寓腾退”事件,我大概还在做着那份普通性质、普通职位、普通薪水的工作。
也是被动停下脚步去思考人生的一年。北漂9个年头,尽了自己所有能力,不过就是过着月入一万的底层生活。办完离职的那天下午,心情出奇的好,走在熟悉的街道,抬头望着蓝天白云,突然就释怀了。我大概就是那种使出吃奶力气,不过换得一份平凡人生的人多数。
没了工作,不用早起上班。头一个月每天都要睡到中午十二点。我的一天,突然从16小时变成了12小时。去年冬天也是走上社会后在老家待的最久的一个冬天。每天跟母亲手挽手逛小县城,去超市买各种好吃的,看母亲极较真地挑选小米,馒头,蔬菜,我欢欢喜喜地刷微信付账,感到一生都未有过的满足。
过完年后,我赶在2018年3月份之前坐高铁回到了北京,继续北漂的生活。3月份接了一本三毛传,查资料,做笔记,每天雷打不动早上9点开写一直到晚上7点,初稿很快完成,自己花三天时间校对和检查,在月底交稿。
4月份出门面试求职,方向还是自己从事多年的文案工作。先在798里寻到一份,可惜干了三天发现自身气质与天性好玩、放浪形骸的95后团体不符,辞职走人;5月份找了另外一份,上班半个月,竟很不适应坐班,更糟糕的是,天气渐渐变热,而公司因为租住在新楼层,居然还没来得及安装空调。很燥,很憋,在办公室坐上一天浑身发黏。最最要命的是,小主管看不上我写的文字,她个人极其推崇咪蒙。是的,在新媒体领域我也不否认咪蒙是女王,可承认她和喜欢她真的是两码事。我不喜欢她的写作风格,所以我没办法按照小主管说的,写一篇咪蒙式的伪爆款。
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每天都有开不完的大小会议。那些95后们舌战群儒,尽情发表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默默地听,除了汗颜还是汗颜,我发现自己很多想法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可奇怪的是我一直都生活在北京啊,寸步不离,可北京说扔我就扔了。
我跟另一个同样负责公号的编辑很快成了仇人。她和小主管一样力挺咪蒙,我过去做图书编辑和作者积累的文学素养,遣词造句的方法在她们眼里一概行不通,甚至是比狗屎还要烂。某天早上,我到公司比较早,发现小主管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一个不祥的预感突然出现。果然,小主管看到我就招呼我过去,我拎了把椅子坐她跟前。还没坐稳当,小主管开门见山:那个,你的试用期只剩下一个礼拜了,我劝你拿出几篇像样的文案,否则,你知道。就是说必须写成咪蒙那样?小主管重重地点头。
隔天早上,我就递交了辞呈。
这次辞职以后,我长久地陷入沉寂。不打算尽快找到工作上班,决定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我发现我对编剧还有执念,于是我开始关注影视行业。
很幸运的,5月份凭运气敲开了一家编剧工作室的门,虽然后来知道不过是一个新手与另一个新手惺惺相惜、抱团取暖的故事。严格来说,进入6月,我就开始跟着其他三四位编剧一起研究工作室的项目,最初的三个月几乎每天都要开会,从中午11点到晚上6点,个别时候会持续到晚上9点。每天几个人围成一桌,热情而浓烈地讨论人设,剧情,主题,故事走向,大家说的口干舌燥,水喝了一壶又一壶,经常干到日落西山觉得这天收获很多,然而睡一个晚上再次看到太阳就发现昨天聊的似乎哪里不成立。推翻重来是相当常规的事情,光故事大纲就改了十几回,在这种高密度的脑力活动中,时间特别不经过。如今来到10月底,我们的网剧项目还在调整前5集。
这个项目是工作室原创的,负责人对质量要求不低,加上网剧创作周期本就漫长,能做成这样也无可厚非。但是这半年过去,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几个编剧都不是签约编剧,所以在项目上没有一分钱底薪,导致大家都没有一分钱收入。渐渐地,大家都有了意见,特别是最近半个月,我和另外两个编剧私聊,话语里挤满了丧气,失落,绝望。我问另外一个有着4年编剧经验的朋友,过去你跟的项目都这样吗?他回我,差不多,我还有一个项目跟了一年最后黄了的,可能是不想抹杀我对编剧行业的憧憬,临了他特别安慰我说,别着急,今年影视行业形势本就不好。
十个项目九个半黄,剩下那个半死不活。这行活我不是不懂。但是轮到自己头上,总觉得自己跟的这个项目会是那万分幸运的半个。一个团队努力了这么久,谁都不想半途而废。不过生存的问题,也确实迫在眉睫。和一个老编剧吃饭聊天,她不断重复着,这行真是有代表作了什么都好说。是啊,她现在手上有接不完的项目,哪怕一年只写一个,也能赚个一百多万。
除了网剧做得开心但不顺利外,这一年的生活简直不要太爽。我看了很多电影,刷了很多剧,还从二手书店漫游鲸小程序里花一百块买了25本书。每天早上十点起床,喝杯牛奶,简单收拾下屋子,去超市买菜做午饭,吃完之后,下午一点打开电脑,写一些接来的小活儿。4点左右,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换上运动鞋去花园里闲庭信步一番,和邻居家刚满5岁的小孩逗笑。
每天不用早起,不用和数千人挤车,推搡,打骂;晚上不用催促自己早睡,只要身体状态可以,书和手机想看到几点就几点。
需要出门办事就坐车,因为是非早晚高峰乘车,上车有座回家不堵,感受到了北京从未给过的包容与友好。
因为在路上的时间不匆忙了,乘车的时候不拥挤了,我可以放松心情看窗外的景色,听手机里的音乐。那个时刻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活着的意义吗?每一分,每一秒,都认真地感受着,而不是急匆匆地忍耐,快进,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战场。
没有了固定工资,收入和空气、阳光一样变得自由。时不时来一笔几千块甚至几百块的稿费,我能乐上半天。虽然现在挣得比上班时少很多,毕竟刚做编剧还无法带来收益,但我自得其乐。每个月到手的钱,交完房租,逛完超市还能留下一点,觉得自己太累或者哪方面做得不错时,会买上一块德芙作为奖励。
不再急功近利。不再急匆匆低头一味地赶路——这点真的跟我想象得完全不同。我以为没钱挣我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但我没有。我的心态正一点点变好,对未来怀抱期许但不过分苛求,学会了“尽人事听天命”。这个状态非常得自在,舒服,是我上班9年一直想要追寻但始终未果的东西。
身体变得好了很多,过去因为忙于工作,经常熬夜,32岁的身体气血羸弱,经常要靠喝中药才能挺下去。现在每天会变着法给自己做饭吃,虽然手艺不是很好,但绝对的环保卫生,少盐少辣不油腻。
我妈告诉我,要是你不想上班就先别上了,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心情照顾好。因为生活是你自己的。钱永远赚不完。深以为然。
写这么多并不是想夸口称赞自己做的好,或者劝大家也去做废柴。只是我做自由职业一年来最切身的感受。一句话总结——“除了没钱,其他都好。”固然这一年到头,我几乎没存下什么钱,但我知道,过去的300多天,我给了世界一个完整、舒服的自己。我活得自在坦然,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时光的流逝,并且它没能让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