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2023-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米歇尔Michelle

我发现一个规律。

我只要接了一个贷款、招商、房产的骚扰电话,当天我就会接到很多个类似的电话。如果我不接这样的电话,当天就不会再有类似的电话打过来。

这是不是所谓大数据时代的特色呢?

除了骚扰电话,各种广告也仿佛长了眼睛、长了耳朵,知道我在哪儿、知道说了什么。

我来到上海,某APP就给我推送上海当地的肩颈按摩的广告,估计我这个年纪的人必有五十肩,需要按摩放松一下。

那天,我说:“我想买一个颈枕。”今天就推送了各种款式、各种价位的艾草颈枕给我。

那天,我说:“老公你喜欢吃山核桃,我帮你买几罐山核桃仁。”今天,我就收到了山核桃仁的各种广告。

我经常刷到的广告还有教中老年学钢琴的、学唱歌的、学有声朗读的、学书法的、学股票的、学营养的。这些都是因为填写了真实的年龄。

精准投放广告,确实效果不错。因为有些课程确实是我需要的。

只是骚扰电话非常让人讨厌,如果所有陌生电话都不接,我也怕错过了一些有效的电话。如果大数据能提示我是骚扰电话就更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