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家访,给教育以应有的温度
昨晚,在从成都飞杭州的航班上,顺手拾起一份份报纸浏览,《华西都市报》11版的一篇文章《寻找教学症结,她驱车1400公里去家访》,让我把目光停留。
文章讲述的是浙江省龙游县工业园区所在的北辰小学教师王开宇,由教学中的一些事件萌生了到孩子家里去看看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因势利导,把握孩子们的心理轨迹。
于是在今年年初决定利用寒假去学生家家访。并通过提问方式,把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12岁男生田太阳作为首个家访对象。
田太阳老家在贵州省德江县泉口镇大土村,相隔距离1400多公里,尽管如此,王开宇老师在去年春节前夕,驱车来到田太阳家。临行前,王开宇还通过田太阳的家长了解到村里还有5个孤寡老人和10多个留守儿童,她还给孤寡老人购买了御寒用品,给每个留守儿童准备了一套学习用品。
她原以为田太阳性格内心,反应迟钝,动作“慢半拍”,然而在田太阳家里家访的几天里,通过与田太阳的接触,她发现田太阳性格活泼,很有组织能力。在她的鼓励下,本学期田太阳所在班级开展班干部竞聘,一向内向的田太阳报名参加,大胆演讲,最后竟被推举为劳动委员,同学们都感觉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王开宇在田太阳家里,还了解到他的父母准备让田太阳上完小学就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于是又苦口婆心开导田太阳父母,让其父母打消了这个念头。
重拾家访,给教育以应有的温度家访应该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教师通过家访,不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成长情况、家庭真实状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天赋爱好,以真正实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而且还容易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还在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能够达到家校及时沟通,面对面沟通,愉快而有效地沟通的目的,最终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使教育的效益、效果乃至效率最大化。
曾记得,在我们上学乃至于师范毕业刚走上讲台那样的年代,我们的老师,当然也包括后来做教师的我们,会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利用闲暇,跋山涉水去做家访。
有时哪帕天气再炎热、再寒冷,也在所不惜。为了白天不占用上课时间,更多的时候是利用晚上时间,披星戴月,抑或是打着火把和手电筒去家访。
在田间地头,在房舍廊檐,在煤油灯下,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探讨对孩子培养教育的办法,那一幅幅温馨而暖人的画面,那一幕幕热烈而简朴的场景,现在回味起来,都觉得挺有价值和意义。
然而,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逐渐被电话、电脑、短信、微信、QQ群、“家校通”等载体和渠道所取代。
加之一些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长期在家留守,以及这些年的撤点并校,所带来的学生分布广、上学路程的增加,为教师的家访带来了难度。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当下分数的单一评价,让应试成了教育的唯一属性,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追求升学率的压力,让教师不得不将全部精力用于课堂教学,用于备考备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家访已慢慢退出“江湖”,渐渐淡出视野。
王开宇老师利用寒假时间不辞辛劳,不顾舟楫劳累,不远千里,去学生家中家访,一股清新的空气又让我们重新拾起逐渐湮没于喧嚣与浮躁中的家访,的确值得点赞。
王开宇老师通过家访,掌握了学生在家里的基本行为和学习、生活、思想现状,也了解了父母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还通过访贫问苦,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体察民情,传递爱心,找到了教育精准扶贫点。
同时通过访家问计,自然会帮助我们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切磋探索可行的教育方式与技巧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重拾家访,给教育以应有的温度最好的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完美结合,及时而有效的家访,会访出每个孩子存在一些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决每个孩子问题的具体办法。
那种靠手机、电脑、网络等手段展开延伸的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虽然简单便捷,省事省力,却是隔空交流,闻其声不见其人,见其字不见其人,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缺乏心与心的共鸣,缺乏情感与情感的传递,缺乏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而且这之间也许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还容易引起误会,更不容易了解到真实情况。
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像王开宇老师那样,怀揣一颗真心、放下身段走到学生家里去,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怎样,真切感受他们的生活,或许就能够成为打开他们心扉,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自信地走向未来人生的一个宝贵阶梯。
对于乡村,或许还能够带去朴实的乡风民风。对于教育,更能够让教育这一池春水泛起圈圈涟漪,荡起层层碧波,访出教育的温度、对学生关爱的温度以及家校合作的温度。
2018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