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彪悍玛丽苏萧绰
也许你对萧绰这个名字看着陌生。但提起她另外一个Title,你肯定还是有印象的,萧太后。
对就是那个出现在杨家将里的萧太后,四郎探母、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这些民间故事里的反派大Boss。
其实在契丹人写的历史教科书,辽史里,有若干位萧皇后,萧太后。
因为当时的辽国创始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个汉粉儿。
他崇拜汉高祖刘邦和萧何这对君臣CP,所以把自己的亲信臣属都赐姓为萧。
并且规定了契丹“王族唯与后族通婚”,王族就是耶律氏,后族就是萧氏。
真是用自己的生活在为CP打call的铁粉。
但在这些活在教科书里姓萧的皇室女眷中,萧绰是萧太后的第一代言人,一般历史上提及的萧太后,说的都是这位萧绰。
现实生活中的萧绰,并没有一个叫铁镜公主的女儿,和一个叫木易的驸马女婿,也没有兵败身亡。
相反的,她的一生,乘风破浪,登顶了那个时代女性能达到的最高峰。
是个拿着玛丽苏剧本的真女主。
玛丽苏本苏
萧绰出生在契丹政治豪门,父亲萧思温是宰相的侄子,自己也做过宰相,母亲是公主。
因为出身后族萧氏,一家三个女儿,个个都嫁给了辽国王子,萧绰是三个姐妹中最小的那个。
和很多知名女性的传记都要保留一段儿童教育时早慧的记录一样,萧绰有一段少女时的事迹也被记载了下来。
据说萧爸爸为了锻炼三个女儿的劳动能力,让她们负责家务,打扫一个房间。
其他两个女儿都是应付了事,毕竟,政治豪门的名媛们,哪里需要她们真的做什么体力劳动呢。
但是萧绰却认真负责的把整个房间都擦得干干净净。
萧爸爸看后表示,“此女必能成家!”
听着总觉得有点儿像我家女儿是集美貌与才华一身的女子,这样的征婚宣言有没有。
和前几期乘风故事里教女儿学诗的爸爸们不同,萧爸爸是个热衷于非诚勿扰牵红线的爸爸,他一直专心致力于给女儿找皇帝老公。
这个志向虽然远大,但是过程相当曲折。
和现代父母,去公园给自己的儿女相亲不同,萧爸爸生活在一个包办婚姻的年代。
所以要想实现愿望,拼的是家世和政治手腕。
而这两方面,萧爸爸显然都很擅长。
于是,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嫁给了辽国的皇子,可惜时运不好,赶上了辽太宗去世后绵延了二十年的皇位争夺战,一片混战中,前两个女婿都在宫斗中失利了。
痛定思痛的萧爸爸,想做皇帝老丈人的心思并没有因为两次失败而停止,但毕竟女儿不多了,他决定,换种方式操作。
先扶植一个皇帝,再让他娶自己的女儿,这样就能万无一失啦。
大家可能觉得这事说来容易,做来难,但萧爸爸是个牛人,说到做到。
他扶植了当时并不被人重视的皇子耶律贤上位,而耶律贤投桃报李,迎娶了萧爸爸的小女儿萧绰入宫。
说来萧绰真的是一出生就拿着玛丽苏的剧本,真女主。
从小出身豪门,完美的躲过了姐姐们因为政治联姻,宫斗失势的剧本。一入宫就万千宠爱在一身,很快被立为皇后。
十七岁就成为了辽国的First Lady,萧绰的人生圆满得太早了。
但是玛丽苏的人生,怎么能没点儿波澜呢?
很快的,命运的考验就来了。
先是萧绰的父亲被政敌暗杀,后是老公耶律贤身体健康开始恶化。
萧绰这时拿的是武则天做皇后时的剧本,一边照顾生病的丈夫,一边协助丈夫处理国家政务。
“大诛罚,大征讨,蕃汉诸臣集众共议,皇后裁决,报之知帝而已”
说起来,萧绰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
“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萧皇后决之,辽景宗拱手于床榻而已”(契丹国志)
老公对她信任并且看重,特意下达公文,表示皇后也可以用皇帝的自称,开启了辽国的两圣并尊时代,可以说这个阶段,萧绰完美cosplay了武则天的治国技能。
可惜,萧绰的勤勉工作,并未能对丈夫的健康有所帮助。
萧绰三十岁时,老公耶律贤还是去世了。
耶律贤在去世前的遗嘱中,表示让儿子耶律隆继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
可以说,耶律贤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还是自己的老婆了。
但萧绰面临的是老公去世了,儿子才十二岁,宗室的叔伯们都很强壮,正经的“主少国疑”的局面。
所以她第一反应,忍住眼泪,让泪水成为拉拢亲信大臣的武器。
她在大臣面前,潸然泪下,表示:“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重臣们就这样被她的眼泪打动了,纷纷发下重誓,安慰她:“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这一招,似乎是主少国疑的太后们经常用的常规操作,别人用可能是因为真的很彷徨无助,但是萧绰用起来,却用出了别样的味道。
因为她本质上就不是依附于丈夫儿子的深宫贵妇,而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女强人。
内外兼修成为帝国真正的女主人
萧绰在第一时间赢取到重臣们的支持后,没有以为就此万事大吉,而是开始了防范宗室的布局。
她先是把自己的亲信安排在负责中央防卫的岗位上。
然后,颁布命令,让宗室亲王“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夺了宗室亲王们的兵权。
同时,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做人质。
几步方略走下来,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同时也解决了内斗的隐患。
在安定了内部局势后,萧绰将目光投向了宋辽边境。
因为隔壁大宋集团的董事长赵光义,看到大辽集团的董事长是个十二岁的小学生,总经理又是个女人,于是发动了“雍熙北伐”要来占便宜。
和后世各种戏曲中萧太后和杨家将作战的桥段不同,萧绰在对宋的战争中,取得的胜利是实打实的正面硬刚后的胜利。
她先是亲赴战场,在岐沟关,大败宋军统帅曹彬,这位曹司令就是刚刚热播过的《清平乐》里曹皇后那位开国元勋的爷爷。
杨家将里的老令公杨业,也是在这场战争中,被俘后绝食自杀而死的。
辽军因此士气大振,一举收回了被宋军占领的国土。
之后数年,宋辽边境一直摩擦不断。
在凝聚了国内的军事力量后,萧绰发兵攻宋,意在夺取河北全境,即燕云十二州。
契丹因为民族特色,军事力量多为铁骑,战争初期,面对宋农耕民族的步兵,有兵种优势,地面作战超强悍,所以一路高歌猛进,一路打到了离宋首都汴梁没多远的檀州。
但是在檀州城下,辽军停止了进攻的势头。因为这时发生了一件黑天鹅事件。
辽军的司令员萧挞凛在一线侦查时,被檀州城上的宋军发现,宋军立刻发动了床弩这种重型弓弩进行攻击,萧挞凛就这样非常偶然的被宋军干掉了。
而与此同时,大宋集团的运势却在神奇的上升了。
大宋集团的董事长宋真宗赵恒,就是赵光义的儿子,本是一位爱好神学和书法,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金句的文学青年。
他原本在辽军入侵后,一点儿都不想正面硬刚,一直犹豫要不要放弃首都,迁都到南京或者成都去避一避锋芒。
但在宰相寇准的强力劝说下,赵恒终于鼓起勇气,御驾亲征,亲临檀州城,让宋军士气大振。
于是此消彼长的运势,让敌我双方都产生了和谈的冲动。
萧绰的政治手腕,是相当灵活的,看见军事不能取得全面的胜利,立刻开启了和谈模式。
经过愉快而友好的洽谈,最后双方签订了檀渊之盟,以双方结为兄弟国,赵恒称呼萧绰为叔母,宋每年送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结束。
大宋也就此开启了“大送”模式,以钱帛买和平。
而萧绰,在辽国内部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谁说痴情男主没有好下场?
在事业大丰收的同时,萧绰在个人情感生活上,也是丰富多采的。
在老公去世后,她就和重臣韩德让展开了恋情。
说起来,韩德让很像千年后我国偶像剧里痴情男主的人设。
年轻时的韩德让也是个牛人。
在宋太宗赵光义,率领刚刚灭亡北汉的几十万大军,北伐辽国,直接打到辽的“南京”北京城下时,韩德让临危受命,作了北京的临时战备司令。
他临危不乱,连守北京十五天,让宋军在北京城下无功而返。
又和来增援的辽军名将耶律休哥打配合,两面夹击,在北京城外的高粱河反把来犯的宋军包了饺子。
逼得宋军司令员,宋太宗赵光义同志,在高粱河边上演了驴车漂移的绝技。
此役之后,赵光义同学在千年后还被网友们戏称为“高粱河车神”。
而韩德让,因为守北京的功劳,而顺利晋升为辽国汉人臣属的第一人。
在萧绰的老公去世后,他作为辅臣,深得萧绰的信任,渐渐的革命友谊更进一步,发展成了爱情。
根据《宋朝事实类苑》这本宋朝人写的八卦人物周刊记载,韩德让和萧绰自小就有婚约,后来萧绰成为了王的女人,导致两人的婚事告吹。
再后来,在萧绰的老公耶律贤去世后,两人就旧情复燃了。
并且,萧绰为了嫁给韩德让,还派人杀了韩德让的妻子。
这剧情,不知道这位宋朝写手有没有发现,他写的情节和几百年后,英国八卦编的伊丽莎白一世暗杀了情人老婆的故事真是一模一样。
不管八卦如何说,在辽国正统历史里,萧绰和韩德让是没结婚的。
但萧绰却通过其他举动,表达了韩德让是她的真爱。
萧绰不但支持韩德让在辽国实行汉法,还让他兼任大丞相及总知南北院枢密使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就是韩德让一人兼任了辽国的总理和军委主席的职务,军政一把抓。
赐韩德让皇族姓氏耶律,赐名隆运,封晋王,隶属季父房,萧绰的儿子,辽圣宗得称韩德让为亲叔叔。
韩德让无后,萧绰还下旨,每一代从皇族过继一位亲王作为韩德让的后裔。
甚至连韩德让打马球时被人撞下马,萧绰都要将撞他的人斩首。
有没有种冲冠一怒为“蓝颜”的感觉,总之韩德让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后真爱了。
两个人的爱情,也算有始有终。
在联手爆捶了宋军,签下檀渊之盟后五年,萧绰逐渐感到身体每况愈下,也就着手准备退休的事宜。
她举行了“柴册礼”,在摄政四十几年后,把政权交还给了儿子,之后就出发去北京养老。可惜走到半路上,就病逝了。
而韩德让一直深得辽国皇帝和子民的爱戴,在萧绰去世后一年多,韩德让也去世了。
萧绰的儿子辽圣宗,在他死后,给了他臣属能有的最高哀荣,谥号“文忠”追赠“尚书令”,并把他葬在了萧绰的陵墓旁边。
萧绰也许因为是契丹族的原因,在历史上的评价,两极分化得非常严重。
有人称赞她是契丹版的武则天,尤其在军事成就方面,甚至超过了武则天。但也有人批评她,把持朝政,手腕冷酷无情,杀人无数。
不管后世如何评价,萧绰作为一个古代的女性,虽然起点高,因为玛丽苏的运气得过的很多,但是她用自己的勇气胆识和谋略证明了,她是实至名归的大女主。
她凭自己的能力既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也拥有了真挚的爱情,她的爱和恨都酣畅直白的表现了出来,这位乘风破浪的姐姐,无愧自己身上的主角光环,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