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的辉煌之母亲三章
作者的才情在前几篇文化散文中我从没读出,那里有他的独特视角,有他的阔大气度,却没有细腻绵密的共情。而今天读的《母亲三章》却让我从不懂到吸引到担心到惋惜到哀痛,甚至泪目,让我赞叹,佩服!果然,共情,依然是我评价一篇文章的标准。
这是个遗腹子的故事,所以母亲注定悲情,但我没想到,它会让我哀痛,一个人坐在沙发角里难过,不能自禁。不是想起我的母亲,纯粹为那样一个不知该用什么形容词的母亲难过
刚开始读外公一段的描写,不明就里,现在才知道,这个女子的悲伤那么细长
母亲是独养女,外公是个浑身带着光环的革命烈士,可一百二十元的抚恤金也不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即使这个抚恤金是千难万难从昧良心的叔伯公手里抠出来的,即使只有一半,六十元。因为这个家里还有个得了不治之症肺结核,而辍学在家的,才气极高脾气极坏的病篓子─大儿子。面对这个大儿子,母亲总是小心翼翼的,不声不响的收拾摔碎的碗碎片,完了还要安慰孩子“身体不好,别发脾气”。这个要强却又忍耐性极强的女人啊!
我也和别人说起我小时候家里的贫困,我初中还穿着妈妈做的布鞋,下雨天尴尬的溜墙根走,可是读着作者的贫困,我却觉得我这是小巫见大巫。家里养了一头猪,作者却把卖猪写的很详细,“卖猪是欢欣鼓舞的节日,却也是母亲一道苦涩的方程式。”因为家里一年林林总总的开支,一笔笔的欠着,都说等猪卖了还。但猪是吃草的猪,长得了骨架,却长不多斤两啊。所以杀猪时这个让留下些肉,那个让留下些肠子,对母亲来说,都那么艰难。因为,家里缺钱。因为我想读书,我想上学。母亲为了弥补孩子们吃不上肉的遗憾,偷拾路边死了的羊,洗洗洗,现在我也不明白洗不掉的是羊肉的膻味还是坏掉的臭味。但母亲落得的是后来一吃羊肉就反胃的毛病。
穷很可怕,但我从没想过,用命和穷斗。坐着上学了,母亲极其艰难的给他凑齐了远行的最后两样─暖水瓶和洗脸盆。即使作者千方百计爱护,甚至不晃悠,暖瓶也在一次刷洗中爆了。(作者一天的吃食就是暖瓶里烫熟的稀粥,所以极其难刷,作者小心翼翼,也不小心“马失前蹄”)这是妈妈用唯一的珍爱的银镯子换来的物件之一。因为这个物件的爆破,作者更加小心翼翼。但余下的洗脸盆,竟禁不住风的骚扰被刮进了井里。这是一口老井。但作者想的是“何不把水打干,人站在吊桶上系下去拿?”而事实确实如此,打水终于在傍晚时分完成,井见底,作者脱下衣服下井。作者没有点评自己的英雄壮举,只借小说写了下井人的害怕“老井的幽深与恐怖突然沉重地压迫下来”老井更像墓窟……这里没有写母亲,但我已通过作者疯狂的举动想象出这一家生活的艰难。这个坚强却又倔强的女人啊!
这样的母亲最后得了舌癌,但她奇迹的在庄稼地里续了一年又一年的生命。但这么可怕的病怎会饶了那个多难的女人?复发,即使在做化疗前,她依然淡然坦然。去化疗前她去烧香,她让别人给自己画个小像,她平和的对儿说“你收好,以后你们有个念想。”她正如她儿子所说“明天,她可以一无牵挂地进入病房,去接受命运的裁决。”她死前也桩桩件件的给儿子交代清楚,所以,她的葬礼,简朴而又得体。这个淡定勇敢,坦然面对生死的女人啊!
这样的女人死了,侄子说多准备一些吃饭的碗,因为村里有个风俗:凡高龄且有福的老人死了,来吊丧的人吃罢饭会偷碗给孩子用,免灾。这个女人,子女都是大学生,孙辈也出息,偷碗应该免不了。可是,可是,可是,最后,最后,只少了一只碗,还是被小孩子不小心打碎的。……我的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好可惜的老人啊,这个女人真命苦啊!我怎么那么想为她赢回一点什么呢?是得到村里人对她一生的肯定?
不,儿女出息怎会是她的福?她应该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吧,她坦然的接受命运的一切,有条有理的面对命运的一切,她过得坦荡,自然。她走的平静,无畏。
这真是一个我没见过的,“普通”的农村老太太!
暮云春树,逝者如斯,日子又朝朝暮暮的过去,生者仍在凄凄惶惶的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