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京津冀之紫禁城
一夜的颠簸,天亮时分抵达北京,回想24年前跟四姨一同前往,同样是毕业之行,同样是北京,带给我的感受却是不同。虽然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曾多次到往,但都是匆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慢下来游皇城故里,感受皇城根儿百姓生活。
说到北京,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长城和故宫。长城,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线,多少百姓与战士血肉灵魂铸就了长城,抵御了多少战争;故宫,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地,巍峨的故宫立于北京的中轴线正中,他是皇权的象征,它是权威的象征,也是一座城,一个国的中心点。
午门我的北京故事,就从故宫开始。
金水桥走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跨过午门,便进入故宫,形色各异,不同肤色的人拥促着向里涌入。金水桥,绵绵流淌的水,持续上千年的历史;太和门前的广场,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多少大臣们用他们的急促步伐,年复一年的为石板写下印迹;在凹凸的石板,仿佛我看到了溥仪骑着自行车在那畅玩,他有何曾想到那次骑车之后,自己再也与皇宫院子无缘。而今天这太和门广场上,威严的铜狮还在那里守卫,汉白玉的桥,栏展现出千年的魅力,琉璃瓦红墙根内外隐藏着千年历史,这一座皇家的紫禁城却以崭新的全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走进它,让人去了解。
太和门沿着故宫的中轴线,迈过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它俗称金銮殿,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影视片中曾唱到“今晚金銮殿皇上不坐殿”,也就导致现代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关于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不在太和殿,纵观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今后,再说到明清皇帝上朝地可千万不要说是太和殿哦!
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多少荣辱汇集在此,它承载千年的欢乐笑语,它也背负了千年的悲伤离合,每一片宫瓦,每一块地砖,每一寸土地,都曾因热血而点燃,也因热血而哭泣。
太和殿后面就是中和殿,它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属于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用各方关系得到和顺,其意在于宣扬"中庸之道"。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
中和殿正中设有宝座,两旁陈列着两个肩舆,宝座前左右两侧的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它是想像中的一种神兽,传说日行18000里,懂得四方语言,通晓远方之事。放在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主圣明,同时为烧檀香之用。正因此中和殿承载了与此不同的作用,它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每逢加封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外朝三大殿最后一殿——保和殿,是一座殿宇式建筑,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该殿用途明清朝各有所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至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
御路石保和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长十六米五七,宽三米零七,厚一米七零,重为二百五十吨。原明朝雕刻,清朝乾隆时期又重新雕刻。在图案是在山崖、海水和流云之中,有九条口戏宝珠的游龙,它们的形象动态十足,生机盎然。
云龙石雕的石料产自京西房山大石窝。当时拖运这样重的巨石到北京需要民夫万人以上,用旱船拽运的办法拖运。为此,沿途每里凿井一口,以供民夫饮水之用。从房山到北京一百多里路,拖运时间用了将近一个月。这种拖运方式虽然艰难困苦,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却也显示出了劳动者的才能和智慧。
千龙吐水另外凝聚劳动者智慧的就要数“千龙吐水”。千龙是指望柱下面伸出的千余个石雕龙头,每当雨天时雨水就从龙口中排出,使分流雨水的实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观赏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每个望柱下面伸出一个石雕龙头,整个“三台”,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二个龙头。除每层台基折角的角顶伸出的龙头外,其他龙头的两唇之间都钻有圆孔,与望柱底下的孔道相通。由于台面的设计是中间高于周边,每当雨天,落在“三台”台面上的雨水自然就都流向地势底的四周,于是便从龙口中排出,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
紫禁城再往里面走,就是常说的三宫六院,属于内廷,其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这里要说一句,你可千万不要与影视作品里的宏大宫院相提并论,因为真正的三宫六院,真没多大,再说后宫三千佳丽能在偌大的紫禁城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的小房子不知道是多大的福分,更莫提是大院了。
慈宁宫内景前段时间清宫剧比较火的延禧攻略,其中提及的延禧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亦有东西配殿各3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顶。宣统元年(1909年)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环绕。主楼每层9间,底层四面当中各开一门,四周环以围廊。隆裕太后题匾额曰“灵沼轩”,俗称“水晶宫”。1917年张勋复辟时,延禧宫北部被直系部队飞机投弹炸毁。如今的延禧宫,只有这些残垣断壁展示世人,它仿佛在诉说过去,也在告诫世人。
延禧宫三宫六院的内廷中轴线上,少不了御花园,那是嫔妃们打发时间,观赏花草奇石的地。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这院子不算大,在其宫墙外还有中海,南海,北海等园子可供游乐,但并非是谁都有这个待遇。再远点就不得不提到颐和园跟圆明园。
来源网络:圆明园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它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先后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但可惜的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至今圆明园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来源网络:颐和园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
来源网络:颐和园石舫1894 年 7 月,日本舰队在黄海挑起甲午战争。 8 月 1 日,中日互下宣战书。而此时,慈禧正在修缮颐和园,关于修缮颐和园的经费来源,有人认为是挪用军费,但是根据《北洋海军章程》,海军军费核定为一百万两,用以军饷和日常训练维护,不足以修缮颐和园。而且当时户部尚书(财政部长)翁同龢主管财政,没有拨款海军,暂缓了海军建设,所以慈禧修缮颐和园应该是财政拨款,与海军军费无关,这在《清史稿》和《翁同龢日记》中有记载。由于慈禧修缮颐和园与甲午战争在同一时间段内,所以后来有人作诗讽刺说,北洋水师的铁舰全军覆没,倒是颐和园的石头船永不会沉。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没有心情,也没有脸面再大事铺张的慈禧,不得不在 9 月 25 日下旨,取消在颐和园的庆典及沿途的 “ 点景 ” 工程。
无论真实的情况如何,但清政府腐败无能,贪图享乐,不求上进,一次又一次将民族主权出卖,将国土割让,赔款无数。自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12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政府与各国列强先后签订超过40个不平等条约,这些约章主要是中国同俄、英、美、法、德、日、意、奥、比、西、葡、荷、丹麦等西方列强签订的。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段历史,中国的主权丧失,人民陷入沉重的灾难之中,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浑身布满鞭打的血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植根中国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遭到动摇。
午门城墙上看紫禁城从故宫学的视野看待故宫,不仅认识到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的重要价值,而且看到宫廷历史遗存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古建筑、文物藏品、历史遗存以及在此发生过的人和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故宫文化的这一整体性,也使流散在院外、海外、国外的清宫旧藏文物、档案文献有了一个学术上的归宿。
故宫,不在单纯只是一个博物馆,一个文化收藏地,它是一段历史,是一种文化,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文字来源:从百度百科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