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脑、重塑人生
——从脑科学的角度浅谈如何改变自己
岁末年初,春节气氛越来越浓。包括我在内的好多人仿佛会觉得,只要在新年美好氛围下立下志向、许下美好愿望,新的一年自己定会努力奋斗、实现志向、变成新人,从此过上自由自在、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可惜,只要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愿望、志向之类的东西是多么虚无缥缈、可以说除了自我催眠、自我麻醉之外几乎没啥用。要想真正改变人生,还得靠自己脚踏实地、一点一滴付出实际行动来跨越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
按照行为心理学理论,通常我们了解别人主要靠考察别人的外在行动,不管他人嘴上说得再好听,更不管他内心有啥情绪感受之类,只有他的外在行动才最清晰准确地反应了他这个人。比如身边一位朋友声称自己非常热爱跑步,可一次也没见他付诸行动,只要有空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那么我们通常不认为他真的热爱运动。
事实上,我们也是通过观察自我外在行为来认知和界定自己的,同时更是通过不断实行外在行动来塑造自己的。如果我们自己下定决心养成每天下班跑步锻炼的好习惯,但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下班找各种理由自我辩护“今天太累了,不想跑”,躺在沙发上玩手机,那么我们就会自认为自己意志软弱、缺乏毅力,我们可能也不是那么热爱跑步,还是破罐子破摔随便吧。
事实上,这种随随便便自我放任、自我贴标签的做法是错误而不明智的。我们如何能够采取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来一点点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过上尽可能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呢?比如每到新年之际,我们往往立下志向,要求自己从此以后洗心革面、改过自新,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从今天开始每天六点早起先看书学习一小时,然后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先跑步1小时,然后回家看书学习1小时再就寝等等。这类完美的上进计划确实看着挺激动人心,我们确实也非常激情饱满地按计划实行了好几天甚至两三周,但有时事情很多很乱,纷纷扰扰之际就觉得太苦太累,何必这么为难自己,还是顺其自然放过自己得了。
如你所知,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上述“高大上”的新年行动计划,一丝不苟、不打折扣地去坚决彻底地执行下去,我们觉得他很厉害,意志力很强大;但更大可能他不是人、而是机器人。只要是人就会有意志动摇、情绪软弱以及内心感受的各种波动变化,随之引发外在行为的改变。
比如我们想要坚持养成每天下班跑步1小时的良好锻炼习惯,这种事坚持一两天可以,但每天坚持下去似乎太痛苦。可能我们某天下班感觉很累很烦、不想跑步,而是想要放松大吃大喝之类。产生这些想法情绪啥的都很正常,此时我们一方面要敞开心扉接纳内心这些繁芜杂乱的想法、情绪,另一方面要则勉励自己迈开步子先跑起来再说,跑着、跑着就能坚持跑完1小时了;再这样一天天坚持下去,就能养成每天跑步1小时的良好锻炼习惯了。
当然这期间肯定会有很多次的挣扎、痛苦、想要放弃,或者暂停几天,或者忍不住大吃大喝几天,或者干脆一周都不想跑步,而是想要一直放纵懈怠下去。没关系,接纳自己的这些挣扎、挫折、动荡,因为这是我们无可避免的人性,在此基础上,还是勉强自己尽可能坚持每天跑步1小时,长期坚持,习惯成自然,哪天你下班不跑1小时,反而不习惯了呢。
如你所知,稍微了解一点脑科学知识的人可能都知道,我们的大脑不是主观意识领导下的中央集权制——只要我的主观清醒意识产生了某个想法(比如我想每天坚持跑步1小时,每天坚持学习1小时),然后大脑就会乖乖地、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如臂使指一样不费吹灰之力。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某种程度上类似一种比较松散的城邦制的组织结构,大脑中百千亿的神经元共同组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纠缠、相互影响的无数神经网络小王国或者大大小小的城邦。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国或城邦,每天每时每刻会产生大大小小的一系列感受、情绪、观念、想法之类。这些情绪、感受、想法观念就像气泡一样会争先恐后地想要从大脑深处无边无际的无意识海洋上浮,最终浮现在我们的主观清醒意识层面,从而被我们清晰体验到,却还以为是自己主动产生的想法、情绪、观念之类。
大脑无边无际的神经网络海洋王国中源源不断的产生的诸多想法、观念、情绪感受之类,相互之间肯定会产生冲突、纠缠、束缚、对抗之类(比如你有时又想跑步、又想去大吃大喝;或者你有时又想刷剧玩游戏,又想看书学习),而我们的主观清醒意识最终认同哪些浮现在意识层面的情绪想法,并在接下来用实际行动去实践这些情绪想法,这些情绪想法背后的神经网络通路就会得到相应加强或强化;下次它再次产生类似情绪想法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这些情绪想法再次控制我们的主观意识,并把其转化为行动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我们的某种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或者性格习惯。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存在的物质基础就是各自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你有着什么样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内在个性脾气、情绪感受,以及会有什么样的外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但人绝对不是大脑神经网络的被动产物或奴隶,而是可以通过外在行为的积极改变,来间接影响和重塑形成大脑新的神经网络连接。通过新行为重塑大脑、进而重塑人生。
比如你之前没有每天跑步的好习惯,那么就表示你大脑中缺乏支持每天跑步的相应神经网络连接。从今天开始你想要每天下班坚持去跑步,这个想法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只是大脑内部一小簇脑神经细胞网络释放的小火花而已,它的力量还太过微小,它的声音会不断淹没在其他力量更强大的脑神经网络王国发出的“我想要休息放松、我想要大吃大喝、我不想跑步、我只想躺在沙发上耍手机”之类的喧嚣吵闹之中。因此我们很多时候明明计划好了下班就去跑步,但临了还是退缩了,转而随随便便自我放纵、大吃大喝去了。
但没关系,“想要坚持跑步”这个想法的力量太微小但也并不意味就微不足道。只要我们正念觉察大脑中各种情绪感受,一方面敞开心扉给它们“展现自我”的广阔心理空间和舞台,“允许它们如其所是,而不是如我们所愿”;另一方面不沉溺、不逃避、不认同它们,而是在觉察接纳这些想法情绪观念的同时,勉强自己积极行动跑动起来,你每多坚持跑步1分钟、10分钟、1小时,你也就相应加强或强化了大脑中支持跑步的新的神经网络连接或新神经通路。
长期坚持下去,长期勉励自己,慢慢的,就会习惯成自然,你大脑中支持每天跑步的神经网络通路就会就从原来的荒野小径变成高速公路,变得非常发达。而那些当初又粗又壮、不停发出“我想要懈怠、想要大吃大喝、想要玩手机”的神经网络,你不理它不给它“行动变现”的机会,它就会慢慢从高速公路萎缩成荒野小径,不再给你造成麻烦和困扰了。
还有我这几年坚持养成写稿的好习惯也是这样的道理。我知道自己可能写的不太好,但我一直希望通过写作能够自我进步、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写作传递好观念,给读者带来有益影响。但很多时候百事繁杂、内外交困,我感觉心里一点都不想写稿,或者说我感觉内心烦躁不安、懈怠消极。
此时一方面要坚持正念觉察己心,敞开心扉允许内心各种繁芜杂乱情绪感受得到展现,不压抑自己、不逃避不良感受,“允许它们如其所是,而不是如我所愿”;另一方面对其不陷溺、不认同,而是带着对内心各种不良情绪感受的正念觉察和充分接纳,手上不停地坚持写下去,一直到写完一篇稿子。长期坚持,数十篇、数百篇稿件地写下去,外在写作行动就会慢慢重塑形成大脑中支持写作的相关神经通路或神经网络。下次如果我内心再烦躁不安、再不想写作,只要我勉强自己一下,就会更加容易地启动这个大脑中早已形成的支持写作的神经网络,从而比较轻松地写下去。
跑步、写稿只是我能想到的两个非常浅显的小例子而已。我想说的是,既然活着,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想要不断进步成长、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过上更加自由自在、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那么如何做呢?就是要充分认知到,我们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大脑神经网络的产物,我们就是要充分利用脑科学知识来重塑大脑、从而重塑自我、重塑人生。
一方面充分觉察当前大脑神经网络对我们的支持、影响以及束缚、桎梏等,另一方面在觉察接纳这些大脑旧网络影响束缚的同时,不陷溺、不逃避、不认同它们,而是勉励自己积极采取向上向善的外在新行动——只要我们多采取一次新行动,就在无形中重塑了新行动背后的大脑新神经网络连接;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新行动就会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不费吹灰之力的自然习惯——而这个“习惯成自然”的生物基础,正是我们的外在新行动持续刺激下大脑内部不断重塑形成的新神经网络连接通路。
总之,我们的人生本质上就是大脑内部神经网络连接的外化结果,而我们则可以通过外在持续新行动,不断重塑大脑新神经网络结构。通过内部大脑与外在行动的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相互连接、相互升级,我们肯定会成长为越来越好的自己,开拓出越来越光辉灿烂、幸福美好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