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
第一次接触到“只此青绿”这个舞蹈剧,是在2022年的B站跨年晚会,那晚看到这个舞蹈剧时,觉得舞姿优美、古琴的琴声及曲子好听。
后来我慢慢的开始有些想线下看这舞蹈剧了,但要么错过在深圳的出演时间,要么就是心仪的座位没有票(我个人认为:近视、又有些矮的人去看线下的演出,最好真的选最前面或靠前面的位置,不然真的有些影响视线和观感)。
百度直到今年8月份还是9月份在B站刷到国庆上映电影版的只此青绿,短短1分多钟的宣传片就很吸引我了,于是在开始期待国庆假期的来临。
很有幸,在国庆前几天的周六末,我买到了提前点映的票。那天穿上中式绿色的裙子前往电影院等待,心里满怀期待这舞蹈剧改编成电影,是会怎么样的呢?
这电影里没有人物的台词,但在某些时点有文字。
电影的开端没有很吸引我,而是让我想知道这电影是围绕什么情节故事展开。
由于大家可以上网查找到只此青绿的故事情节,我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开始吸引我且引我“入画”的是丝绢人那部分,依山傍水、袅袅炊烟、碧水青山,中式的经典美学出现了,丝绢女的有序“入场”、婀娜的舞姿,以及主角(画者:希孟)在整场里的穿梭、互动,使得整幅“画”更加生动,体现那时丝绢女的日常养蚕、抽丝等情景。
最吸引的,莫过于主角在雨中自由的舞蹈,那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自由,更是心灵上的自由,进而使得舞姿更加的飘逸、灵动,让人赏心悦目。在主角上学堂的那个场景里,男性学者和老师头戴簪花,在学堂里插花、赏花、弹琴、赏画,和老师一起舞的画面,真的很让人感觉到青春的朝气磅礴和学堂的文雅气息(头戴簪花的小姐姐们那部分也很好看,这里就不展述啦)。
而让我感觉到有些压抑和难过的是两个场景,一个是主角自己一人在房间里不停地画,房间的窗户飘了雪;另一个是主角自己一人在漫天大雪里,双手高举着画卷跪在皇宫门前,时而因画卷掉落,弯腰跪在地上捡画卷,在向前更高的台阶跪举画卷。这让我联想到了,这世界上总有人独自默默地努力着,希望自己的成果在某天,终有人赏识或认可,而这在一些常人眼里是很傻的行为(我也曾这么认为),直到自己也曾默默地努力后,发现所谓的成果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东西、是个“很寻常”的东西、是个“大多数人也能完成”的东西。然而事实是大多常人却连抬手下笔、抬手敲键盘、抬手翻书等举手的行为都愿意不做,当他人拿出成果时,只会内心想到:这我也会做啊,只是不做而已。
画画,若不求目的和所谓的标准,大家都会画。但是若要下功夫、花很长的时间、静下心和思考的画画,就没多少人愿意了。现今的很多人也一样,其实有些事花功夫、花时间、花精力便可做到的,但就不是很愿意,而是想着如何快速推出爆款、吸引眼球,领导看重哪个干哪干,大家关注哪个做哪个,而不顾最基础、最本质的事务。当然也不是说前述的都不对,而是在基础、本质之上,大家再出去关注、落实其他的,不然“大厦”终有一天会倾倒,只是快慢的问题,以及大家会因为“快节奏”而错过一些转瞬而逝且难得的“美”。
回归正题,《千里江山图》我在此看电影前从未了解和看过,但电影最末尾,出演人们穿着青绿、土褐黄色的裙子在舞蹈时,我才知道,这不就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叠嶂峰峦的山嘛,这舞蹈是把静态的画,舞出到现人的眼前呀,以及此次是电影展出,这创作真是新颖,和粤剧搬入电影一样的新颖。
当展画人和另两位主角(画者、画的“山”)在同一舞台、一束灯光的照耀下,我看到了古人画的“山”,现人看古画的“山”,此“山”链接了古今之人,她已在画中静待千年。当画者“穿越”千年到画展的一端,向另一端展画人作揖,长长的画卷,一端是古人,另一端是现人,中间的画留存了千年,而古人这作揖,我觉得包含了很多话语,像是感谢现人的展出,也像向现人初次见面的打招呼,也像向现人最后一次见面而即将离别的打招呼。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一直都在,在曾经的古人身上、在曾经的文物上,也在我们现今的血液里,只是现在的我们才开始看到和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