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晴说红楼】是袭人故意害死了晴雯吗?

2017-12-04  本文已影响58人  如兰美眷

上一篇我们说完晴雯。此篇来说说袭人。

87版袭人与王夫人

袭人,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女子,排名仅次于晴雯。事实上,曹雪芹在书中只交代了这两位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人选,本册其他的排位,都只能靠猜测了。

老规矩,先看袭人册页判词:

判词云: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册页配图一簇鲜花(袭人本姓花),一床破席(谐音“袭”)。

判词前两句“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描绘袭人性情极佳,品貌上流。后两句“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则道出袭人的结局:她最后并没有如同读者所预期的,留在宝玉身边成为宝玉的妾,而是嫁给了一名戏子(即琪官蒋玉菡)。

袭人和我们上一篇讲的晴雯,是红楼梦中一组典型的二元对立人物。

她们是宝玉房中最重要的两名丫鬟,性情却极不相同。

曹雪芹深谙用戏剧冲突塑造人物体系之道,他故意把晴雯和袭人,都安放在第一男主角宝玉身边。她们的出场,场场精彩,耐人寻味。曹雪芹就是要让读者细细品味这两个女子,极不同,又都极美。

宝玉,既爱袭人的温柔体贴软言细语,又爱晴雯的风流灵巧不俗品格。我想偏激一些,或许可以用大俗大雅来形容袭人和晴雯。如果说晴雯,是不容于世俗的大雅之女子,那么袭人就是那个在生活中最如鱼得水的大俗之人了。

整部红楼梦中,细细留心,其实有不少二元对立人物模型,最典型的是林黛玉与薛宝钗,这是整部书里最为主线,也最精彩的,即对立,又合一的一对女性人物。

晴雯和袭人的二元对立人物组合,正是黛玉和宝钗这对核心人物组合的投射。可以说,读懂了晴雯和袭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了黛玉和宝钗。

如果说,读者对于晴雯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争议,喜欢的说她灵动,反感的说她任性。那么,对于袭人这个人物,争议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自古,红楼梦看家们就对袭人褒贬不一,沸反盈天。

反袭人派人多势众,代表人物很重量级,正是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高鹗。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道:“高鹗对袭人特别注目,一改再改,而不舍,初则春秋笔法一字之贬,进而形容得不堪。” 可见高鹗攻击袭人之笔风凌厉。据张爱玲考据,高鹗是把袭人这个人物形象代入到了自己身边一个背叛了自己的妾上,因此恨之入骨,往丑里抹黑。

说句题外话,后四十回的书,我从未认真看完过。小时候不喜后四十回人物凋零,尤其无法接受黛玉之死,因此只捡前八十回那些美好的情节反复来看。长大以后,重读红楼,又发觉程甲本后四十回续书太不靠谱,很多人物结局和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大相径庭,于是内心极其反感,无法看完。

对于初读红楼的读者,强烈不建议把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和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石头记放在一起阅读,以免造成困惑、误解,也拉低了曹雪芹作品的艺术价值。而对于我来说,看别人以一己之见续红楼梦,倒不如在心里做一场属于自己的红楼梦。

说回正题。反袭人者众多,而拥护袭人者也不少。比如清朝就有文人雅士起别号“护花主人”,取“保护花袭人”之意。

但还是那句话,曹雪芹笔下,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更没有绝对的恶。曹公最擅春秋笔法,处处留白,任君评说。正因如此,一千个心中,就有一千个袭人。

我初读红楼梦,只觉得袭人是一个贤惠和顺到几近完美的女子。她勤劳,忍让,包容,大度,是多少男人梦中的贤妻。在贾宝玉的怡红院里,她简直是无所不能的超级大管家,没有了她,贾宝玉的饮食起居都要乱了套。

大时再读红楼,开始隐隐觉得哪儿不对,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袭人身上,至少有四大疑点。

1. 口蜜腹剑之疑点

袭人,平日情商极高,无论对谁,都是充满善意,暖心贴肺。背地里,袭人却疑似是王夫人安插在宝玉身边的卧底,被怀疑经常向王夫人打怡红院中其他丫鬟的小报告。

甚至于,最后王夫人彻查怡红院,赶走了晴雯、芳官等平日嚣张有个性的几个丫鬟,也与袭人脱不了干系。甚至有人说,就是袭人嫉妒晴雯受宝玉之宠,故意害死了晴雯。

此疑点一。

2. 取名袭人之疑点

袭人的判词: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毫无疑问,袭人是性情和顺,如兰似桂之女子。然而她的名字,袭人,听起来却很有攻击性。红楼梦二十三回,贾政无意间听到王夫人和宝玉提起袭人的名字,就很不满意,说此名过于刁钻。

曹雪芹给人物取名皆有用意,对于袭人这个重要人物,断没有随随便便之理。所以,曹公借宝玉之手,赐名“袭人”,是指她在书中做了伤害他人之事吗?

此疑点二。

3. 道德污点之疑点

袭人,是贾宝玉的性启蒙对象。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梦中经景幻仙姑之胞妹秘授云雨之事,故梦中遗精。袭人为宝玉服侍换衣时发觉,宝玉晚上向袭人偷偷细说梦中之事。此处写道:“宝玉亦素喜袭人柔美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书中也提到,后来宝玉和袭人又趁四下无人,偷试几回,所幸无人发觉。

袭人,一个平时满口仁义道德恪守礼法之女子,背地竟与宝玉屡屡行此苟且之事?

此疑点三。

4. 改嫁他人之疑点

袭人对宝玉之忠心耿耿,天地可表。在第三回袭人出场时,就有这样的正面描写:“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个宝玉。” 点出袭人之忠。

任谁都会以为袭人最后一定是宝玉的妾。如果宝玉出事,她也断不能苟活。可是,故事的结局却是,贾府呼啦啦大厦倾,被抄家后,宝玉可谓家破人亡。袭人却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嫁给了帅气的琪官蒋玉菡。你可能要说这是高鹗续写的不一定准。不,这是曹雪芹钦点的袭人结局,判词说得明明白白。

所以,为什么至忠至贤之袭人,最后竟独善其身,背叛宝玉,变成了“堪怜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呢?

此疑点四。

以下,谈谈我对袭人的真实观感。也试图从我的视角,揭开袭人身上这些重重疑问。

袭人,何许人也?怡红院首席大丫鬟;对宝玉忠心耿耿第一人选;为规谏宝玉功名前程殚精竭虑;大观园第一至贤至善之人;肺腑之言感动宝玉亲妈王夫人;被钦点为宝玉未来之妾。这,就是袭人。

袭人的工资待遇,在王夫人看上后,就提拔到了姨娘的待遇,为一月2两银子外加一吊钱。而晴雯等怡红院内一等丫头,月钱只有一吊钱。袭人总待遇大约三倍于晴雯。

袭人,性情与晴雯不同,地位更与晴雯不同。这决定了袭人有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准绳,遇事也有不同的选择

自古以来,看家对袭人的诟病,最为激烈的无疑就是,她的疑似故意告密行为,导致了王夫人将晴雯赶出贾府,最终让晴雯凄惨致死。这也是我所说的袭人四大疑点之首:口蜜腹剑。

要了解真正的袭人,我们不如先从这段无头公案说起吧:是袭人故意告密害死了晴雯吗?

来,袭人,到底有没有告密?

废话,当然有。铁证如山。

铁证1:王夫人的暗示

在搜查怡红院逐晴雯芳官一回中,王夫人骂四儿时说:“这可是你說的?打量我隔得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 细思极恐啊朋友们,王夫人说她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怡红院,那么这个耳目是谁?非袭人莫属。告密者,袭人也!

铁证2:宝玉的疑心

宝玉在王夫人走后,说道:“这也怪了,咱们私自玩话怎么也都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的,这可奇怪!”“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说又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可见,王夫人每个丫鬟都骂,却单单避开了袭人,和袭人的两个嫡系弟子麝月和秋纹。如此明显,连宝玉这样从不愿猜忌他人的人,也都起了疑心。

我并不想为袭人翻案。我相信,在那些被王夫人召唤的日子里,袭人是定期将怡红院内的日常对王夫人进行了汇报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晴雯、芳官等被逐出大观园。

然而,袭人,有罪吗?

我认为,袭人无罪。袭人,在其位,谋其事也。

如果,我是袭人。

首先,我已经是实质上的宝玉的“房里人”,那么,我和宝玉就是命运共同体,宝玉兴,我兴,宝玉败,我败。这没错吧?

那么,对我来说,宝玉的事重要还是晴雯的事重要?当然是宝玉。

我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是要劝宝玉不要成天在闺阁厮混,要上进求功名。

我面临的局势是什么?宝玉,平日只爱和丫鬟们厮混玩闹,不爱上进求学。红楼梦第三回袭人出场便有一笔:“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平时每日看着,又无法改变宝玉,我有多么忧郁你们知道吗?

重点来了,王夫人,我的未来婆婆,现在召唤我献计献策,积极提供一手信息,以便更好地完成对宝玉的改造工作。我怎么做?拒不禀报吗?我正想规谏宝玉而不得,现在有了王夫人的支持,当然要劲往一处使,如实汇报,并表达我的深深疑虑啊:如此这般,这样下去,怕是完蛋。

顺理成章是不是?袭人,也不希望晴雯被撵,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但是,这个“不希望”和“希望宝玉成材”这个“希望”相比,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袭人告密这件事的逻辑

1.袭人的本职工作是什么?照顾宝玉,规谏宝玉。

2.袭人有没有失职?没有,她甚至主动向王夫人提出担忧和建议,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3.袭人对告密之事有没有选择?没有。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王夫人“告密”。

4.袭人有没有故意害晴雯?没有。她也为晴雯的结局感到难过,然而她内心还有更重要的人和事。

综上所述,我认为,并不是袭人故意害死了晴雯。我完全可以理解袭人的选择,她做了在她的位置上,以她的认知水平,最理所当然也最明智的选择。

这正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袭人的其他解读,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