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杂谈

农民工‖食——大米

2022-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赵锦汪

曾经看到一篇报道,说存储三年以上的粮食叫陈化粮,这种粮食因为黄曲霉毒素超标不能给人食用,但可以定向出售给酿造企业或者给养殖企业使用。

提到主食,无非就是米饭馒头。一碗油叽叽铮亮,冒着香喷喷热气的大米饭是多少饥饿人的美味佳肴。小时候也吃过母亲亲手做的这种大米饭,那时候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现如今也不知道是口味叼了还是大米的品种变了,再也吃不出来小时候的味道。

闲言少述,我们再把目光回到工地。工地里基本上长年都是大米饭,因为做大米饭工艺简单,只需要把米放到托盘里,倒适量的水再送进蒸饭车,就可以等着出锅了。

工地的米饭好不好吃暂且不说,先看外观:没有油叽叽铮亮,整体给人灰乎乎的感觉;没有香喷喷,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味道。吃一口,味同嚼蜡。

我没见过陈化粮长什么样,但我觉得我们吃的大米离陈化粮已经不远了。就算不是,至少也是存了两年的大米。之所以选择马上变成陈化粮的大米,就是图价格美丽。

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是管吃管住,在商言商,既然是管吃,那肯定是花越少钱越好。于是就形成快过期的大米受到工地的青睐,大多数都流入到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许可的工地食堂。

还是因为管吃,所以绝大多数农民工都不挑食,只要能吃饱,不吃坏肚子,不耽误挣钱那就会默默地承受。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当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工地,吃了一顿又一顿大差不差的饭食,除了刚进工地的小白偶尔抱怨几句,大多数农民工已经学会了闭嘴。就好像孺子牛那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金盏银碟配的是玉液佳肴,而农民工连个碗都没有,两个塑料饭盆,好一点的用个不锈钢,一个盛饭,一个装菜,那么大的工地随便找个地方或蹲或坐,就解决了一顿饭食。

吃饭成了工作的点缀,吃什么还重要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