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万物生灵成悦阁客栈

禾花雀杂记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96人  木子罗
图片发自网络

十月,田中的水稻沉甸甸的,远望一片金黄,空气中散发阵阵稻香。

稻谷的香气,在我看来,胜得过世间上绝大部分的花香。它的味道清新而不媚俗,在田间行走,气息便如潮水一般袭来,随人走近便越发浓烈,但却又不会惹人反感。这股香气里夹杂着潮热,比新鲜的稻谷堆散发的气息,更易使人迷醉而满足。

这样香气透人的食物,自然禁不得年年稻熟时引得“飞鸟相与还”。成熟的稻谷,常会招来雀鸟光顾。在广东三水,便曾有专门成群结队为稻而来的禾花雀。

这种学名叫黄胸鹂的禾花雀,是一种候鸟。原产于内蒙古 和东北一带,每年会由北往南飞迁过冬,来到广东时, 正值十月水稻扬花季节,故称“禾花雀”,尤以广东三水市的禾花雀最多、最好、最为著名。

它们是从远方飞来三水繁殖后代的,其落脚栖身之所,令到稻农颗粒失收甚大,因此三水农民历来就有“捕鸟护稻”的习俗。

资料记载了详细的捕猎过程:

在落日时分,人们来到预先选定的地点,在地上左右两边各竖一根竹杆,竹杆上挂着特制的网。网一般用尼龙丝绳织结而成,倾斜约45度角。网眼尺寸与禾花雀头部一般大小,网的长短则视捕捉范围而定。

网布完毕,三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候在网前,二人从芦苇丛另一端,各抓住麻绳一头,将麻绳上下晃动,把禾花雀一步一步驱赶到网前。当雀群靠近捕网后,守候在网前的人,会抓准时机燃放一串鞭炮。

突然而来的鞭炮声把雀儿吓得纷纷起飞,而撞入网眼,雀头被网眼卡住。捕雀人乘机拔杆收网。当年雀多,一网最多可以捕捉到四、五千只,收网的时候,两个人合力都抬不起来。

禾花雀因为专门吃水稻谷粒,所以肉质肥美,骨软如绵,又因为营养丰富,而获得“空中人参”的美称。每年禾花雀上市的时候,八方食客会慕名前来品尝禾花雀宴。

于是自1984年开始,三水将每年的10月13日至11月5日定为“禾花雀节”,借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尽管广东省林业厅多年前已对上述美食节进行了取缔,但禾花雀并没有因此而在人们的餐桌上消失。

图片发自网络

其实,禾花雀体形微小,连头带爪不及半拳大,纵有千种好滋味,也不致令人趋之若鹜,对它赶尽杀绝。只因民间流传一种说法,说禾花雀吃了可以“补肾壮阳”,于是禾花雀便遭到了大量的捕捉。更有甚者,雄性禾花雀还被当成吉祥物,大量地捕杀做成标本摆在家中,认为可以招财纳宝。

短短十数年间,禾花雀已经被捕杀得很少见了。终于,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宣布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禾花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极危”,意味着其野生种群面临灭绝。能够把一个物种逼到灭绝,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