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散文故乡童年

乡村回忆录(6)——死事

2018-11-22  本文已影响4人  湘江游子

人总是要迎接死亡的,不论谁,到了时候都会化为灰烬。如果不考虑那种抽象的人生价值,那可以说:其实人死后,重量都差不多,又有谁会去称自家已故长辈的骨灰呢?

然而,对于我老家,或者说是国内大部分的乡村来说,死亡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人死之后的事情,更是在各种阴阳术士的理论(不信这个的可以谓之迷信)下变得光怪陆离,以至于衍生出另外一个世界——已故之人的世界。

这种理论,我外公外婆信,邻居信,几乎所有的身边的人都相信。所以我后来也习惯了这个现象,尽管我的老师们都说这是不科学的!

乡村回忆录(6)——死事

我很早就接触过这些,那是因为我的外公在年轻的时候(当然是我出生后)曾多次帮助别人料理“白喜事”(即后事)。毕竟我外公是读过书的人,会算数,关键是胆子要大,在乡村人对鬼神可是信而敬之畏之怕之的。

小孩一般是不能出入人家“白喜事”的场合的,大人们相信一个人是有灵魂的,而小孩子的灵魂太纯粹,以至于会伤到死者的亡灵,同样的也会让小孩子被长辈“怪罪”而出来一些不好的事,当然这个是不是真的我就不清楚了,没人去做这个实验。死者为大!

到我10岁时,我第一次参加了“白喜事”,那是我姑奶奶的,就是我外公的姐姐:

进门之后,摆设和电视剧里面的基本一致,大大的灵堂,白白的象征着灵魂的背景,一口小小的棺材。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但我是不敢乱问大人的,即便我真的很想知道那只木头打造的属于死者的“房子”里,能不能住下一个人的灵魂。又或者说,那已经离开的灵魂,是去了西方的天堂还是我们本土的地府。

哭丧

随着年龄大了,看过了越来越多,也参加了越来越多。感觉有点看不懂了,永远是那个套路,灵堂,“头七”,哭丧,还有那道士和尚们长达一个星期的超渡和“阴礼”。只是对象换了太多,那些曾经和我开过玩笑,骂过我或是没有什么交际的人,老的小的,多年之间我竟是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从我家门的大马路上走过。

乡村回忆录(6)——死事

有钱的,没钱的,有势的或者没势的,经过后都在山头上找到了长眠之所。留下的,只是撒了一路的白纸钱。

我是接受了大学教育的人,但是我的骨子里是刻下了那种对鬼神的记忆的。我的确是在语文课上学过人死或重泰山或轻鸿毛的社会价值,在哲学上学过物质决定意义人间无鬼神的基本道理;但是,我是村里的人啊!

那时候给人抬过棺材,我们是不能走快的,死者的儿女要在路上行上百次的跪拜礼和推着木棺不让前行。往往一段几百米的路要走上一个上午。那是代表着对长辈的爱与不舍,代表着从此两个世界的纠葛与羁绊。而我当时唯一的感觉是:其实吧,这个人死后,都是一样重的,抗在肩上都是一个样。

抬棺材

也许他们说的对,人是有灵魂的,所以在灵魂离开之后。留下的躯壳,又有什么区分呢?

我们这个民族是怀旧的,对于旧人也是一样。每年到了祭祖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在神龛上放上了专为另外一个世界准备的吃的、穿的、用的,还有着一把一把的纸钱。当然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开心,是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会忘记自己的身世,忘记自己的朋友或者亲人。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许是个新的开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