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心理

读《简读中国史》86| “借钱”的能力与英国崛起 3

2022-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叮_咚
第43章 “借钱”的能力与英国崛起 3

前一节我们跟着作者了解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式,也了解了正是因为法国国王权力无限膨胀,英国国王权力权日益缩小,从而导致两国的借钱能力出现巨大差距。

那么,具体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来读。

我们知道欧洲历史上战争不断,国王们为了支持战争就绞尽脑汁想办法借钱。借钱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信用。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国王们总是以自己的个人信誉来借钱,但是这样借到的钱有限。因为有的国王诚信度不高,说话不算话。而且国王的寿命是有限的,老国王死了,新国王有可能不承认欠下的债务。

到了16世纪,出了一位聪明的哈布斯堡皇帝,他不走寻常路,他不用个人的名义借钱,而是用他的领地荷兰州议会的名义来借。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荷兰州议会信誉特别高。

荷兰是欧洲议会制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议会制度最为成熟。荷兰州议会诞生之后,一直信誉良好,从来没有违约过。荷兰的银行甚至还可以合法地款给正在和自己国家作战的敌人,所以大家信得过荷兰。

二、国王会死,但是荷兰州议会却是永久性机构,不会消失。

三、荷兰州议会的税收一直稳定增长,有稳定的还债能力。不像哈布斯堡皇帝有时穷有时富,有时候根本就还不起债。

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荷兰州议会也不会无条件为哈布斯堡皇帝借钱。他们的条件是以后有权限制哈布斯堡皇帝的财政支出,这样还款就有了双重保障。

最终,哈布斯堡皇帝以交出部分财政权为代价,将自己的个人借贷转换为由议会这一公共机构发行“公共债务”,“国债”就诞生了。

由此可见,国债制度的诞生意味着根本性的制度变革,那就是王权受到限制,而议会的权利获得了扩张。

我们前面读过英国光荣革命之后,是来自荷兰的威廉三世继承了英国的王位,所以荷兰的这套国债制度自然也就被带入了英国。

巧的是英国也拥有良好的发行国债的基础。因为他们也拥有成熟的议会制度,人们对英国政府充满信心,相信政府肯定能守信归还本息,所以大家非常踊跃地购买债券,认为这样比存银行划算。

另外,由于英国政府的透明度比较高,欧洲大陆的投资者也都非常愿意投资英国。荷兰人、犹太人,甚至敌对国家法国的投资人都积极购买英国国债,所以英国能借到全世界的钱,来支持自己与法国作战。

与英国的繁荣昌盛相比,法国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凄凄惨惨切切。

法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意味着任性、朝令夕改、不讲信用。而国债发行之前法国国王的表现也臭名昭彰,他们是历史上著名的老赖,法国有的国王甚至用杀掉债权人的方法来讨债。

即使他们东施效颦,学着英国人发行国债之后,结果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因为法国的议会政治不成熟,代议制度很落后,议会无力控制国王。国王经常随心所欲,胡乱折腾。因此法国国债利息很高,可是大家信不过这个国家,就没多少人买。

可是战争需要钱呀,老赖的法国王室没有办法,只能靠不断增税,甚至通过卖官筹集军费。王室财政危机最终引发政治风暴,导致王朝轰然倒塌。

可是,法国大革命后上台的革命政权做得更绝,他们干脆一笔勾销了2/3的债务,导致法国政府的信用更是一落千丈。

到了拿破仑时期,因为这种信用差评的负面历史遗产,他同样借不到钱,财政支撑能力越来越差,拿破仑虽然拥有天纵的军事天才,最终也无法逃掉兵败滑铁卢的命运了。

人应以诚信为本,国家同样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