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的重点在群
但凡深沉厚重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有两个字:没招儿。尴尬无解的人生,晦暗复杂的人性,荒诞麻木的社会,无奈无常的命运,最后的终结处也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又或者是周而复始的又一轮牌局。
为什么悲剧感才让人感到深沉厚重,容易引发共鸣,即便是有分量的喜剧作品也还是要还原在大笑之后的眼泪这分量才足够实至名归。悲剧性才是命运的本质,如叔本华所举的例子,当一个人就一根手指头疼痛难忍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这根疼痛的手指上,而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一切正常全然无感。我觉得这个例子来说明命运的本质是悲剧性的,还是挺生动形象的。我们难道不是往往也会有这样的经验吗,即好事好的程度永远是有限的,而坏事坏的程度则是无限的,就像黑洞一样。
每次看见我家葡萄,我都在想其实就像狗一样活着就蛮好,饿了吃困了睡,我们看书看电视,它则看一辈子话剧,演员还给观众管吃管住,它完全没有任何掌握和改变自己命运的念头,这是一种树叶儿过河——全靠一股子浪劲儿的精神。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问题是压根儿就不起造业之心,矢志于做一个无行浪子,任其荒任其毁,又当如何呢?
世界上万众生灵唯有人类具备这样的特性,即对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凭空编造的能力,编造完成之后且笃定的信之奉之。这样的能力持续发展形成了属于人类自己的文明进程,可是又能怎样呢?伴随着发展和进步,人类的生活质量当然是显著提高了,但幸福指数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原因正在于,太多太快的变化,已经让我们的感应机能处在麻木肤浅的层面上,不容得我们去深化和细化这种变化和刺激带给我们的感受,下一个甚至是下一批刺激就又接踵而至。刺激只会拼命强化我们执着于欲望,而弱化我们的专注力,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失焦或者散焦的世界。就以商品为例,为什么我们每一个稀松平常的生活用品,日本的商品都能在功能和设计上匠心独运精益求精,最终让我们为之折服趋之如骛?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禅宗的思想在起作用,断舍离都是对生活的简化和减化,只有这样,才会有焦点有景深,才会有专注力的提升,所谓以小观之无不大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我看着周围的人群,都会感觉好笑又无奈,怎么就这么没够呢,你真的需要这么多吗?对待所有的一切,他们都显示出强大的执念,没房子的想有房子,有房子的想多几套房子;没孩子的想有孩子,有孩子的想多几个孩子;从生育开始,能美国就不台湾,能台湾就不香港,能香港就不内地,仅仅是从香港买奶粉也是不足以放心的,最好能从日本带,打个疫苗也要去香港甚至国外,天价双语幼儿园,还想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一直到重点大学……
说实在的,我看到周围的人群,就跟看到鱼缸里的鱼感觉是差不多的,鱼是能被食物撑死的奇葩,它的眼里只有食物,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饭量,我身边的人群与此也没有什么不同。我正在亲历这样的乏味时代:所有的话题只剩下房子和钱,所有的情爱只剩下上床和买单,所有的时间只剩下上班和下班,所有的努力只剩下跟随和攀比,我摇了摇头,葡萄摇了摇尾巴,在它如围棋子般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我分明读出了傲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