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职场漫谈

“何时结婚”“工资多少”?面对尴尬问题,这几招教你如何面对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创新拿铁

作者:陈蔚铭

又到了企业年终聚餐的旺季,席间难免面对亲友同事「奖金拿多少?」、「怎么还不结婚?」等令人难以招架的话题,这时该如何接招?其实,经历过职场「淬链」的我们早已练就一身功夫,本文整理四种大家经常遇到的尴尬情境,以及运用职场技巧各个击破的应对方式,让读者们游刃有余地见招拆招,在新的一年成为「职场铁金刚」!

创新点:善用开放式问题、打太极、勇于要求等技巧应付佳节聚会,也能用于职场人际关系。

本文四大重点:1. 用「开放式问题」化解情绪,应付慷慨激昂的名嘴。2. 把重心从差异点转移到共同点,避免「激情」撕裂「交情」。3. 面对恼人问题「打太极」,满足把你当三岁小孩的好奇宝宝。4. 勇于「开口要求」,让懒惰虫懂得主动帮忙。

1. 用「开放式问题」化解情绪,应付慷慨激昂的名嘴

从生涯规划到国际议题,在社交场合中总有些人像电视上的主持人、名嘴,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劝你该念什么专业才有出路、花一个小时评论工作选择。

一般来说,遇到政治、私人的话题最好保持理性,互相尊重彼此看法。

面对如此情境,别跟着投入情绪,针锋相对地「抬杠」。更好的方式是不时抛出几个开放性、不带批判却能让对方停下反思的问题,像是:「为什么你这样觉得?」、「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除了进一步理解他们的思考脉络,也能让对方感觉自己有听众而满足。情绪能量释放完后,交流才能回归「对话」而不是「训话」

而相同技巧也适用于职场。沟通顾问公司「Harmony Strategies Group」创办人Kira Nurieli建议:若你也有时常激情演出的同事,可以试着先化解他的情绪,再引导他表达建设性的意见。「先放下情绪,才能解决问题」。此外,当你主持一场会议,但与会者非常坚守立场,难以达成共识时,也可以提出开放式问题,让会议重新聚焦。

当然,若以上积极作为还是没用,最消极的方式,就是「远离现场」! 

2. 把重心从差异点转移到共同点,避免「激情」撕裂「交情」

无论在聚会场合或办公室,许多争论往往起源于双方都只抓住彼此意见的差异不放,不分出高下不肯罢休。面对这类情境,最好的方法是把目光从差异点挪开,回到共同点的交流

这么做不但可以舒缓紧绷气氛,也可以知道彼此的坚持从何而来,进而让对话能有基础延续。该怎么做?不妨试试以下两种方式:「原来我们都…」或「如果你能够…」:

a. 从共同点出发,增进彼此了解

「我不认同你说的,我觉得台湾不能没有核电。」

「没想到我们都对能源议题有兴趣,你是因为什么契机开始关注这个议题的?」

b. 用假设情境跳脱现实,降低对立

「我觉得某某候选人一直在胡说八道,你怎么还会支持他?」

「那如果你能和他共进晚餐,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3. 面对恼人问题「打太极」,满足把你当三岁小孩的好奇宝宝

不管你是否成家立业,在某些「看着你长大」的亲戚眼里,你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从该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工作,一直到感情生活,这些长辈会围着你苦口婆心地「关心」一阵,让你觉得毫无隐私,大翻白眼。

杜兰大学商学院的教授Jasmijn Bol建议,不妨改变想法,因为「或许这些人只是对你的生活感到好奇,但用的方法比较拙劣」。我们可以试着揣摩他们「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再针对「问题背后的问题」做出回应。例如:

当父母问你:「你有没有男(女)朋友?」,你可以回答:「你担心我会寂寞吗?」

当朋友问你:「工作找到了吗?」,你可以问他:「你担心我有经济困难吗?」

或者,也有另一种可能:这些问题只是因为大家久未见面,想试着开启一些话题。这时可以掌握话题的主导权、把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比方说:

问题:「你什么时候要结婚?」

回答:「还没这么快,下个月还要去欧洲玩。你有没有什么推荐行程?」

或是,

问题:「你们俩什么时候要生小孩?」

回答:「工作还忙呢。我同事说他小孩刚出生前几个月没一天好睡,你也是吗?」

若是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根本不想回答的话,也可以试着用:「这是很好的问题…但我目前没有答案。」、「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可能要再好好想想。」。让对话留一段空白,也是不错的选择。

4. 勇于「开口要求」,让懒惰虫懂得主动帮忙

若在家中聚餐,有些人总是等到开饭前一秒才姗姗来迟,吃完饭就下桌翘着脚看电视。不帮忙就算了,能从他们口中听到一声「谢谢」简直比中乐透还难得!不过为了佳节气氛,我们通常「看在眼里、叹在心里」。

(图片来源:Flickr )

面对这种情形,的确令人沮丧。不过,我们在公司合作专案时,一定也遇过喜欢「搭便车」的成员。回想一下,当我们发现有人吝于付出,是否常常先隐忍不说、事后再私底下抱怨呢?

如此一来,虽然维持了表面和谐,却让彼此沟通陷入「即使我没说,但你应该要懂」的恶性循环,无论在职场、商场还是情场,都不是理想的沟通方式。因此,沟通顾问公司「Harmony Strategies Group」创办人Kira Nurieli建议,遇到这样的情境,我们应该想想以下两点:

a. 你对于「搭便车」的人是否明确表达了你的期望?

b. 若有,给的指令是否足够明确?

一项关于问卷回覆率的研究显示:充分说明理由会更有效地让你的要求得到回应。因此,当你向某人寻求协助时,同时说明「期望」和「理由」会更好。举例来说:「你可以帮忙收拾餐桌吗?(期望)因为快点收完的话,我们可以早点拆礼物(理由)!」

除了以上四点,还有一个综合性、效果也不错的方法:假装本来不认识这些亲戚朋友!

因为熟悉,我们潜意识里会倾向认定他们是抱着一较高下、爱慕虚荣等比较负面的心态。但若把亲友当成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无形中就提高对这些白目行为的容忍度,毕竟对陌生人也没什么好计较的。更何况,大家一年可能碰不了几次面,不如就放宽心,好好享受难得的相聚时光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