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不读这本书,怕又要白看十几年电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35a15e458a13a5e0.gif)
我相信很多朋友非常喜欢电影。挑个休息日窝在沙发上,看一部精心准备的电影;没事的时候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看院线大片。但是你不知道,自己有可能白看了十几年的电影。
不信自己诊诊脉。
刚看完一部电影,"哇,好有感触,过几天有朋友再问”你前几天看的那部电影怎么样?"。只会干瘪瘪的挤个“好”字出来。
看了一部电影又是好有感触,好想写点什么。但,又是只能干瘪瘪的挤了一句“今天,我去看了.......。”
和朋友讨论一部电影,当持有反对意见时,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写影评的时候,找不到分析角度,论据捉襟见肘难以服人。
诊完脉,是不是觉得病入膏肓了?别急,这里有千金方一本,保管药到病除。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b7afda6296925214.jpg)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不管是简短的电影评论还是长篇大论的研究报告,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起步和深入的诀窍。书中详细介绍作者论、意识形态、形式主义等电影批评方法;提供主要的观察角度和专业术语;提供详实的写作技巧:从搜集资料、开头、下结论、找论据、遣词造句到如何开掘电影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本书从为什么写影评——想·看·写——电影术语和主题——评写电影的六种方法——写作风格——电影研究——定稿,七个部分来讲述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看完整本书,对书中的方法进行整理,简化归纳了一套符合当下大众评论电影的方法,下面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预设问题
从单纯的娱乐到专业的分析,第一步常常是最难走的——从什么角度,什么层面来写这部电影?从电影的拍摄的场地,人物的心理,故事的叙述技巧还是演员的演技,每个方面都好像可以谈一点点,但是仅限于表层的一点。
所以要先谈得出来东西,首先要能问得出来东西。脑子里预备着一些问题将会使你的分析更加犀利。第一次看的时候一会很不舒服,所以尽量预设几个简单的问题,不要过于复杂。
当买完电影票的时候,就应该在脑海中列出几个预设问题,这些预设问题可以提醒你,你说看到的影像是特定的因素和条件的产物,而非是透过景框看到的世界。随着电影的开始,脑中的问题也应该越来越清晰具体。
那么怎么提出好的预设问题,就至关重要。随着观影数量的增多,你会慢慢的将看的电影分类,不自觉的对比当前的电影和过去看过电影。当你对差异性和相似性的敏感度越来越强,你就越能够迅速的提出正确的问题。这里先写几个基本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9b0368e447768f3a.png)
第二步:确定主题
什么是主题?是《星球大战》里邪恶与正义的对抗?还是《肖申克救赎》里Red对自由的渴望。这里的主题并不是,“道德”或者“启示”,而是影片用来帮助人们理解电影情节的大大小小的概念。这些主题会成为分析文章的基础,因为这些主题是电影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这里也作了一些梳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31a21258abfc71b4.png)
在粗略的概括了一些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之后,作者需要就电影情节和目标来提炼他们。作者用词月准确,文章的理解和论证就越详细。
确定主题可以为你的分析提供重要基础,但是主题需要用大量的术语,来组织和阐释主题。这些术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电影的四个层面:
1.电影与其他艺术传统的联系,比如文学、绘画。
2.电影画面的戏剧层面,或者它的场面调度。
3.电影的剪辑和摄影机的位置。
4.电影中声音的使用。
根据你的主题,上面四个层面的任何词汇都会成为文章的中心。
第三步:关注电影的艺术形式。
上文已经说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包含了文学、造型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甚至建筑等众多传统仪式的形式和结构。所以在评论电影的时候也要用到其他文学和视觉艺术的评论词汇。综合术语和结构在电影里的变化,我们关注三个方面:叙事、角色、视点。
1.叙事分类
这里的分类并不是恐怖,科幻,悬疑,这种对内容题材的分类。而是对视角的分类,也就是对叙事的分类,其实大多数电影都是叙事类。那么视角怎么分呢?传统叙事,非传统叙事(与传统的认知不符,以令人困惑的方法将故事),实验电影记录片。很多朋友一上来就会说这是一部科幻,恐怖电影等等二级分类,然后开始讲述怎么怎么恐怖,而忘了上面还有一级,这些都是叙事电影。所以弄清楚电影是怎么叙事这个问题才是根本的问题。
下面罗列一些如何弄清楚叙事的思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ea049a3284bcf4f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65c9af3647933c8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fcd709a25de31ae4.png)
2.角色
无论在文学还是戏剧中角色都是突出表现的那个点,也是观众最津津乐道的一个方面。看完一场电影或者一篇散文小说。你会谈论你喜欢电影中的哪个人物,人物的性格怎么样,是贪婪,刁钻,还是天真;谈论哪个演员演技好,哪个演员全程面瘫脸。而不会谈论某一处对风景的刻画,或者是一些空镜头的运用。引文观众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对角色的刻画,对风景的描写通常看完过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一篇影评如果角色进行了精准剖析,会立马使抓住读者的眼球,使读者和角色作者的疏离感消失。
同样总结一些关于对电影角色拿捏的提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31e5f971c423d6df.png)
3.视点
如同叙事一样,视点是电影、文学和视觉艺术通用的词汇。广义地说,它指看的位置,及暗示视点决定你所见之事的方式。狭义地说,视点是有形的。例如街对面的房子,如果从我家屋顶或者地下室的窗户看,我的视点将会完全不同。更深入一层,视点可以是心理的和文化的。例如,一个孩子对于牙医诊所的视点可能和个成年人的非常不同。
我们在视点这方面可以谈论摄影机和被摄人物或动作间关系的视点,或者叙事刻画主题的视点(图3-7)。通常,电影使用客观的视点,因此,电影所呈现的事件并不局限于任何人的视角。罗列几个关于视点方面可以提出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1950/60a56ffc5338046d.png)
第四步:如何写出讲出一部好电影
当我们按照上面的三步分析完后,整部电影也就被完全的解刨,赤裸裸的呈现在眼前。最后一步写就是如何写出或讲出,你剖析完的电影。如果我们对电影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在输出的时候带有偏颇瑕疵,那么听你分享的人还是云里雾里。
这里提出几个“输出”时被大多数朋友忽略的问题:
1、具体的语言:具体化是优秀影评的核心,因为读者相当依赖于某一场景或者片段的具体化,所以准确具体化的叙述就尤为重要。例如描写《海市蜃楼》里的一个场景:
缺乏具体的描写:疯狂的语言和奇怪的人物组成了一系列奇怪的镜头。
改良后:一个紧张的鼓手和一个俗气的女钢琴家站在妓院里巴掌大的舞台上,表演一首他们已经谈过一千遍的曲子,没有任何表情,没头没尾,走调的。当拍摄他们正面时,导演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这,展现了所有悲天悯人的残酷行为。曲子结束时,他们仍静默不动。没有掌声。
如何疯狂?哪里奇怪?什么样的镜头?具体化的描写才会极具说服力。
2、拒绝重复和陈词滥调:保持用词的生动和多变,比如 “导演”一次说几次就行,后面可以用“她/他代替”。什么是陈词滥调呢?我们在其他影评中看到的话就是陈词滥调的极端表现。例如:“什么什么影片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这是一部每个人都该看的电影”等等,尽量避免。
3.恰当的语调:文章的语调是多样的,可以是报纸评论家快意的讥讽,也可以是电影理论家自命不凡的长篇教条。语调是你所用的词及用词方式的总体效果,每篇文章都有一个语调,或所谓的"作者的声音。。注意你在你的论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调,有些语调也许不太适合。讽刺,幽默或愤怒在塑造一篇动人且有说服力的文章时,是最没有效果的。如果一篇文章以一这个所谓的艺术电影连一个最普通的观众也无法吸引。这样一句话开头、这样的作者会立刻被认为抱有过多偏见,无法作出客观的评价,相同的意思可以用另一种更加客观的语调来表达。艺术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它们可能会失去那些习惯于易懂故事的观众。作者需要在轻松的语调和正式的语调之间寻找某种折中。这种折中的性固各取决于你和你听论述的具体论题、不要使用过多的俚语或你平时不常用的做作语言,作者应当在整篇文章里保持语调的一致性,避免在句子与句子或段落与段落间采用不同的语调。
4.简洁有力的句子:做电影评论时应该追求两个目标:简洁、有趣。简洁意味着表达你想要要表达的,删除那些激昂却言之无物或没有风格的I司语及句子。在这种情形下,回到你的大纲,从具体画面和片段中来探讨你的想法、这将有助于你的表达。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作为结尾:“本书对入门读者仅设立了一个条件:爱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