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僻处的光亮
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只不过是庸人自扰。只要我们稍微停下脚步,就可以更好地珍惜生命本原的美丽,不为爱欲所炫目,不为污秽所恶心,永远正确看待生命,永远那么透明地看。那时候,你将发现,在人生的幽僻处、细小处,都闪耀着光芒。
以下是最近读书的精彩摘录:
梁实秋《话说谦让》——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地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地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每次从长途汽车的售票处杀进杀出时,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林清玄《把时间花在心灵上》——再怎么了不起的古董,都只是“物件”,怎么比得上有情的人?再说,为了占有古董,活着的时候担惊受怕,像囚犯困居于数道铁门的囚室,像乞丐住在垃圾堆中,又何苦?
何况,人都会离开世界,就像他手中的古董从前的主人一样,总有一刻,会两手一放,一件也不能带走。真正的拥有,不一定要占有,真正的古董鉴赏家,不一定要做收藏家;偶尔要欣赏古董,到故宫博物院走走,花几十元门票,就能看到真正的稀世古物。累了,花几十元在三希堂喝故宫特选的乌龙茶,生活不是非常的惬意吗?回到家,窗明几净,也不需要三道铁门来保卫,也不需要和无情的东西争位置,役物而不役于物,不亦快哉!
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著,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
我们如果把时间花在财货,就没有时间花在心灵。
林清玄《风中跌倒不为风》—一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
张爱玲《非走不可的弯路》——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
林清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龙应台《幸福就是》——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