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508:【教育】《第56号教室的奇迹》

2023-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星竹幽兰

“因为有一天,我希望大街上的人们能冲我呼喊着,’瞧。雷夫过来了’,他可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曾经的雷夫老师想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他心中动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在大街上被别人称为见过的最好的老师。这样的想法不是与我很相似吗?如果不是有一个人点出来,让他有所悟,他同我一样从来不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妥的。而我直到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一句话哪不妥。

自始至终,我想做一个好老师天经地义,可事实上,这都是为了自己,那些孩子只是我的帮衬,有谁会关心街上的路人是怎么想的呢?这就如我自己的认知,有什么区别呢?雷夫说,“我真的从没考虑过作为一个教师的使命”,而我是考虑过的,只是把他排在成为好教师之后。

“即使一个老师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使命非常重要,他也不会立刻就能开发出这种使命感来”。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多年的积淀,一个教师的觉醒又岂是一年两年可萌发的,这需要经历成功与失败,这需要在于社会的磨合中不断的去丰盈自己那颗迟钝的不敏感的心灵。“我们十分理解一个初为人师的年轻人为此而做的思想斗争——只能以维持生计和取悦他人,当做自己的使命”,想想自己又何尝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曾经,总觉得被单位被他人完全左右,无法按照自己想生活的样子去生活。现在想来,好在走过的那一段煎熬的岁月,好在坚守住了一些东西。走过才明白,追求自我的生活占比与追他人追世俗追他人的生活占比是可以变化的。

“对于一些不太会的题目,不是学生的能力问题,而是尚未开发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的克服困难的态度”。这句或许正验证了我们生活中的现象。比如说有些孩子儿时的时候成绩非常的跟不上,但是到了成年以后,他们在某一领域却能做得极好,经商、服务等等。教育团队的每一个人,只要做过几年,老师曾经有学生长大了,都能充分的感受到这一点,但我们却不知缘由。今天看到这句话,似乎找到了理由,“他们原本没有问题,只是未开发出思想上的韧性,他们不知道去努力的学习,去攻克困难”。想想我们班上,是不是几乎每一个学困生都有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呢?都有一些家庭因素的问题呢?那种天生的智力,差一点的问题固然有,但一定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普遍现象。

“我曾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学生们,一定要鼓足勇气去战胜困难,让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而孩子们则不停的受挫,不停的体验着失败。”后来在独立宣言中他看到“不可剥夺的人权”后,慢慢就把目标转向了“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诉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