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清晨20230217——育儿育己:了解自己,过好自己。

Mark: 6300Km
走过更迭的四季,尝尽悲欢的人生,我们已由青涩懵懂,步入不惑的年纪。这一路上,也曾被外界的诱惑打动,也曾羡慕他人的光鲜亮丽,但兜兜转转中,终于明白:好好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年轻时,一心向往成熟,及至中年,才终于明白什么才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其实就是好好做自己,懂得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人生天地间,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虽然渺小,每个人却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你之前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在你之后也不会有。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模仿他人,了解自己,治愈自己,成全自己,过好自己,才是与世界相处的最佳模式。

凝飞早练晨读20230217家庭教育心理学习分享——如何让“浮萍男孩”重拾动机?(1/5)
“浮萍男孩”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或许是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男孩始终更适合做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只有海阔天空才能发挥无限潜力。
如何让“浮萍男孩”重拾动机?以下方法家长千万不要错过。
一、改变教育方式
教育需要因人而异。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男孩的成长环境、教育方法似乎都对他们并“不友好”。
淘气、好动、麻烦、讨厌……这些负面词汇在伤害着他们。
不能乱动乱摸,下课不准去操场玩、放学禁止和同学玩……太多“不准”在限制着他们。
有位老爷爷曾感慨说:
“当代教育的埋头苦读害惨了很多男孩,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挑战,现在下课不让去操场跑步,没事也不让出教室放松放松,长时间被各种「规矩」束缚的男孩,他们哪里还有心思去好好学习,去对现实世界的更多事物感兴趣呢?”
这段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需要因人而异。
对于活泼好动的男孩来说,劳逸结合就是他们获得动机的重要途径。
因为,活泼好动的男孩往往就是在动手探索、自主选择中获得自信。
如果孩子的活泼好动只剩下了淘气、麻烦、讨厌等负面的评价,他们对生活和学习还能剩下多少兴趣动力呢?
所以,教育“浮萍男孩”就要学会改变教育方式,保护孩子好动的天性、甚至尊重孩子贪玩需求。
不过,这份保护和尊重需要对应的规则束缚:
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拆,拆家前先问问这个东西能不能拆-这是物权。
好动也是有讲究的,到别人家里不能随便乱翻-这是修养。
出去玩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完成,比如作业、学习-这是责任。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一件事,和同学玩不能去偏远、黑暗的地方-这是安全。
记得在规划好的时间内回家,因为还有其它的事情等着你-这是自律。
让男孩在劳逸结合、规则意识中重拾动机,是为人父母者该有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