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矛盾论》所感
最近在网上找了一些推荐读什么书,很多人都写读《毛选》。
而《毛选》里面最核心的两篇文章《矛盾论》和《实践论》。
两篇文章都不长,今天一口气读完《矛盾论》,还是受益颇多的呢。
首先我终于知道了以前思想政治课说到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脑子里空想的,比如玄学,主观臆断的东西,认为事物永远一尘不变的思想都属于形而上学。
搞不懂当时读书那会儿,为什么一直不理解,结果一知半解的一直到现在。
《矛盾论》里还讲了很多词汇,以前读书一直不理解,今天读完原著后,以自己为例,写一些想法:
- 对立统一
比如自己的努力赚钱存钱和我总想去花钱消费 是矛盾的,他们即是对立的。
我的整个人生应该都会贯穿这个矛盾,他们一起共存于我的一生中,所以他们也是统一的。
这就是所谓的对立统一。
- 事物内部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比如,人在一生中逐渐的积累个人的资产,其实就是赚钱和花钱在互相作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进行的。
如果只赚钱,不存在花钱,那这个人就得挂了,完不成累计资产。
只花钱,不赚钱,那也没东西让你去花,所以也不可能存在。
外在条件只是事物发展的第二原因,是因为外在条件所能起到的作用是短暂的。
比如送你一笔钱,即使让你赚到钱了,但是你如果自己的理财观不能发送本质的改变,最终也只是一时的资产增加,并不能引起你资产升值的本质变化。最终可能多到的钱再被花掉,或者资产不会继续增加。
只有内部矛盾,赚钱和花钱不断的相互作用,然后发展,从自身找到了这个矛盾的规律,才有可能真正的在资产累计上做到一直持续发展下去。
- 矛盾的普遍性,或者说绝对性
这个意思就是说矛盾是存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
比如赚钱花钱是所有人,国家,企业都存在的矛盾。不可能没有。
当然矛盾也是会随着事物的发展消失,从而产线新的矛盾。
比如小孩子,他不需要赚钱,所以就不存在花钱和赚钱的矛盾。
但是他存在问父母要零花钱,和父母不愿意给的矛盾。
- 矛盾的特殊性
这个跟简单,就是你的花钱赚钱的关系是和别人不同的。
不能简单的把别人的矛盾当作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花钱和赚钱的平衡。王思聪的赚钱花钱的方式和概念,肯定和我这个打工老百姓是不一样的。
王思聪如何赚钱和花钱之间出现问题,用普通老百姓的办法是肯定解决不了的。
相反,老百姓如果花钱赚钱出现问题,以王思聪的赚钱花钱思路,未必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可能王思聪面对的是资本的运作,我们可能面对的只是如何做个副业转个外快)
所以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 主要矛盾
事物发展的各个过程中,只有一种主要矛盾起着关键作用。
比如我觉得我年轻的主要矛盾,就是指数增加的花钱欲望和平缓波动的工资收入。
如果我那一天年纪大了,可能就是不断锻炼强身健体和日渐衰老的身体之间的矛盾。
-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比如你花钱买了一张纪念邮票,在一定条件,比如经过10年,邮票绝版或者你买的邮票因为有瑕疵,有且仅有一张,所以你的邮票升值了,那你的花钱就转化成了赚钱。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
同一性,或者统一性,告诉我们不能思想固化,要以运动,变化的思想来看待问题。赚钱可以变成花钱,也可能花钱变成赚钱。
而无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存在的,通过斗争在不停的发展前进。这种斗争会直到在一定条件下,短暂的相互转换,达到同一性,或者统一性。然后调换位置后,又会继续斗争。
-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是矛盾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
意思就是有的矛盾是需要对抗来解决问题,而进行互相的转换。
而有些矛盾,可以用非对抗的方式,保持矛盾的存在,直到矛盾逐渐消失或者发生转换。
比如对父母有叛逆,不能理解父母,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就是属于非对抗矛盾,等到时间的流逝,自己成为父母,逐渐体会到自己父母的辛苦,这种矛盾自然就会消失。
难得读一下思想哲学类的书籍,还是让我感受颇多的。牢牢记住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这样在遇到困难,或者分析问题的时候,找出主要矛盾,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绝对性,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