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情绪”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PET讲师美希

    今天有几件事让我很触动。

    一件是姨姨家小区的一个十多岁孩子跳楼了。据说孩子的妈妈离异并且患有抑郁症。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紧,很难受。为孩子感到惋惜,也遗憾如果在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的时候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就好了。这是近几年身边第几起青少年自杀事件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真的该反思了。

    第二件事是和一位阿姨聊天,并没有多少文化的、工薪阶层的她把一双儿女培养成大学生,而且孩子们性格很好、人格也很健全。聊了很多,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阿姨的情绪很平和,说话温文尔雅。我想,平和的她正是孩子们处理情绪的榜样。

      另一件事是朋友几家聚会,七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吃饭,一会儿哭了一会儿笑了,各有各的状态。大人们聊起孩子也各有各的观念,各执一词。

      对于在孩子未来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观上,我是接纳差异的,毕竟人各有志。可是对于某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我还是保留意见,觉得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吵了起来,不知道孩子们互相说了什么,朋友家的小姑娘哭了。孩子妈妈没有“行动”,稍带尴尬地说小女孩太爱作了。哭第二次时候,孩子爸爸过去吼她,压低声音稍带威胁地说再哭她又该挨打了。第三次的时候,孩子跑到了院子里开始嚎啕大哭。孩子爸爸无奈地出去,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我当时好想站起来冲出去给她一个抱抱,再用P.E.T.积极倾听一下她。我感觉孩子此时很需要有人能够接纳她的情绪。可是我还是忍住了。因为P.E.T.告诉我了每一个问题的边界,我很清楚此时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这是孩子与她父母的事。我有我自己的“功课”,克制自己好为人师的自负感。

      这三件事都和“情绪”有关。我们自己的情绪不好时,当孩子“闹情绪”时……想想这些在我们生活中时不时发生的事,在那个时刻,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我们在抗拒、抵触那个我们认为的“坏情绪”。我们觉得它可耻,认为它不该来。我们想尽办法想把它赶走。可是,我们以为用眼泪、用暴力打压的情绪们走了,其实它却藏在了更隐秘的深处。直到有一天,它犹如洪水会再一次袭来,那时比上一次来时只会更加的汹涌。

      当我们自己的情绪来时,我们身边很少有人能够倾听我们,我们更是很少会倾听自己。我们只看到了情绪的表面,被它的表面感受纠缠,却没有看到它真实的面目。我们没有挖掘过这个情绪的内核到底是什么,没有看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引发情绪海啸的根源。

      当孩子的情绪袭来时,我们也很少有耐心去倾听孩子。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眼泪,却看不到孩子内心里滴血的地方。

      面对情绪,我们很无助。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它。

      情绪不分好坏,它需要被接纳。情绪不该被打压,而应该被疏导。情绪只是表面,内心需要被看见。

      愿我们都能做觉醒的自己,关照自己的情绪。

      愿我们都能做觉醒的父母,关爱孩子的情绪。

      愿悲剧不再发生。愿每个人都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