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刘未鹏

2015-11-08  本文已影响46人  沉思故事

第一篇

  1. 实际投入是时间与效率的乘积

  2.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时间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3. 如果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作出靠谱的上界估计,你就不会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恐惧,就不会被这种不确定感压迫而过早退出

  4. 信心,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就算你没有确切地证明未来会更好,你也会坚持下去,你不会过早退出循环

  5.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因为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

  6. 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时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7.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8. 警惕事后偏见、自利归因

  9. 仅仅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下就能极大地加深印象和理解。获得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10. 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一定是这样吗?有没有例外“

  11. 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真正想做的,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

  12. 学习一个东西之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思考越多,看到答案后的印象越深刻

  13. 对于坏习惯,一认识到习惯的改变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二如果真想改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会以一种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

  14. 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

第二篇

生活中有多少误解是由于对别人的意图的误读而导致的呢?我们总是混淆“事实”与“推断”,尤其是当我们对推断的确信度很高的时候,或者某种推断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或者当这个推断源于大脑天生的偏见。

比如我自己亲身的例子,当校园卡里没钱的时候,我推断是不能打水的,即打水机是不会出水的,结果呢,事实是仍可出水

作者举了个例子,很经典。有个古罗马哲学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他是这样论证的。假设宇宙是有限的,我们往宇宙的边界掷一根标枪,则我们将看到以下两种情形之一:这根标枪穿过边界飞向远方,这说明宇宙并无边界,它是无限的;或者这根标枪在宇宙边界停了下来,这说明边界外“有东西”挡住了标枪,同样说明宇宙是无界的。

在第80页,举例谈到女孩与男孩在理科智商上的是否有差别?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