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2015.02.26  18:29

2016-02-27  本文已影响0人  沙漠渔夫

去年7月份韩寒的处女作《后会无期》曾引起一波又一波的媒体议论高潮,我也曾满怀期待的等待着它的到来,但是结局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我觉得,看过韩寒《1988》的人应该都会唏嘘这部不痛不痒的公路体电影。因为总感觉它盗用了1988却又没有很好的表现1988。尽管他们师出一处。也许吧,可能文字的力量永远比画面和声音来的震撼。于是,我打算再翻一遍已经沉睡了很久的那本书——《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还记得最初的时候,之所以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完全是被书名和韩寒两个字所吸引,没想到从那以后竟会如此喜爱它。书中有很多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他们执拗,硬气,以为自己不会输,也不服输,但却被生活的洪流卷入这个社会的最底层,到最后,他们都死了。他们的死好像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感觉本就该非正常死亡,因为他们这些人活的太硬气,这些人就是那种你还没敢想他就开始想了,你刚才敢想他早就去做了,你刚要做他已经挂了的牛逼人。“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这些人生下来身上就挂着一个三个字的牌子上面写着“死得快”。这些人为什么会死,那是因为众人都围着一个洞,都说洞里有美人鱼,每个人都渴望得到,都站在洞口向里张望,可有些人上来火把都不拿就大步迈进去了,最后也再没出来,估计是死了,人们也就摇摇头作鸟兽散了。散开的人到死的时候还是会惦记洞里的美人鱼,纠结的捶胸顿足咳出两口浓痰来。

对于全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两个关于“流沙”和“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现实就像是温水煮青蛙,温水其实是煮不了青蛙的,因为生物学告诉我们有个东西叫反射弧,可是当你起跳的那一刻,总会有人拿起锅盖狠狠的盖下 ,可能是另一个孟孟,又或者其他人,又或者,就是现实本身。那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最后的结局都一样。可是,至少你知道了,你是个动物。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他不像丁丁哥哥,却也是那种我走在被他划破的气流里的人。我们认定一个东西,然后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人把它称之为年轻,有的人把它称之为梦想,后者也大都是在这条路上走着的离撞南墙不远了的人。

我们一路向前,就像周围在这条路上奔跑着的人一样,我们以为我们最后会成为winner,会走到自己梦中的地方,然后我们就被现实解了衣襟。故事的结尾,那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是她,是陆子野,也是韩寒想说的一句话——咦。“这第一声,她既不喊爸爸,也未喊妈妈,只是对着这个世界抛下了一个疑问。”用最简洁的话语,最简洁的文字来拷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那些明明很执拗的人怎么活着活着要么哭了,要么死了?可是听不到回答,最多能听到那些从另一个世界发出来的声音“走吧,走下去吧,会好的,路是对的。”然后又坚决踉跄的继续走。可最终都死了,骨灰随处扬,迷了双眼。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陆子野会怎样告诉她关于她妈妈的故事。因为我,我们,还在路上。

仅以此文献给你,我的朋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