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

最近看到一句话,“热爱是最好的天赋,你所热爱的事,才是会让你成功的事。”我马上联想到弹琴。
自从爱上弹琴,我看到所有励志的句子,都会和弹琴搭上边。好像青春荡漾季,看到电视上帅气的男主人公,就感觉和恋爱对象长得像似的。
那么,热爱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感觉?
是你一睁开眼,就因为马上要去做这件事而满心欢喜;是你把别人认为无所谓甚至难以忍受的事情当成一种享受;是你觉得自己因此而有价值;是你做这件事时永远不累;是你永远专注,永远精力充沛,时刻保持一颗执着的心,想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学琴一年来,从对琴懵懂无知到弹成像样的曲子,内心充满喜悦。当进入学琴的境界后,我的每一个片段,都会成为生命的隽永。量的积累至关重要,量变决定质变,促成飞跃嘛,学过哲学的都懂得这个道理。
写到这里,终于和题目“冬藏”联系上了。我学的是京剧演奏,老师说,京剧音乐有它独有的特征,和民乐不太一样,中阮和月琴是跟京胡走的,一定要熟悉唱段的旋律和节奏,最好能唱会唱,才能弹好琴。
老师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怪不得我学琴进步快,原来跟我会唱有极大的关系!原来我那些唱歌唱戏朗诵等带有声音和韵律的爱好,都是为弹琴做准备,打基础的!
开始学京剧时,感觉程派好听,有韵味,学唱了《锁麟囊》《白蛇传》等张火丁的唱段。后来听梅派大气,雍容华贵,又学唱了梅派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唱段。后来又觉得张派也不错,于是又学张派的《状元媒》《诗文会》等。发展到后来,老生花脸的唱段我也喜欢上了,也能哼唱几段。有人见我什么都学,劝我要专一,不能哪个行当都学,要认准一个派别,不然什么都唱不好。我知道我唱不好,但不能阻止我喜欢啊。我是业余爱好者,我才不专门学一样呢,哪段好听我学哪段。现在才知道,幂幂之中自有安排,这些都是为弹琴做准备打基础的!
还有人说,学弹琴要有音乐天赋,不是光靠刻苦努力就能学好的。
那么,什么是有音乐天赋呢?有音乐天赋就是有乐感,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声音敏感,喜欢唱歌,学歌快,喜欢乐器。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小时候,父亲稍微指点我和弟弟轻而易举地学会了吹口琴。会唱的歌曲就会吹,也不用看谱子。这也许是我学琴的启蒙和原始积淀。
还有人说,要弹琴,必须要有修长的手指。那么,修长的手指是不是弹琴的必备条件呢?回答是否定的。如果只有修长的手指,没有对音乐的热爱,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就好比空长了一副好模样而没有气质。手指短不要紧,只要跨度大、张力够、灵活性高就可以了。邓亚萍身高不够,照样进国家队,打出世界冠军。身高不够速度补,用优势补弱势。弹琴也一样,手指短不要紧,在琴弦上移动快,照样能把琴弹好。
先生对我学琴,不支持也不反对,有时弹琴做不好家务时,他会生气,武断地说我不是弹琴的料。我会微笑地辩解:“激励一个人呢,有两种方式,一是鼓励、表扬,二是激将法、打击。我权当你用激将法让我更加刻苦地练琴呀!”
我喜欢我的中阮,它音色浑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是主角又是配角,能主奏能伴奏。几千年来,它中庸自在,不争不亢,成为中国民族器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正像我的性格,温柔内敛端庄大气,有古典气质又有高雅的现代气息。
那么,我为什么酷爱弹琴呢?弹琴是一种诉说,一种表达,琴弦里蕴藏着世间万物、人间沧桑。每一个当下,弹琴能够给我带来的主要收获是存在的意义和不悔的记忆。弹出美妙动听的音符能够重新定义人生,为了热爱之事做出过努力,在弥留之际不后悔。
世间冷暖沧桑皆有物是人非之时,唯有音乐始终如一,不会背离。钢琴大师霍夫曼说:“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地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抢夺的。”
让琴伴我余生。像过冬的小麦,积攒了一冬的能量,到春夏喷薄而发,收获满满的果实;像冬眠的虫儿,养精蓄锐,春雷一声,惊蛰一到,萌动复苏,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让“冬藏”了五十年的能量,在下半生尽情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