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3年了,电车出行还会有“里程焦虑”吗?
回想车圈提出“里程焦虑”这一概念,大概要追溯到10多年前混动和纯电刚刚发力的时候吧。
那一年,纯电刚喊出“零排放时代”,燃油车主就开始叨叨纯电“续航里程有限”。没错,传统燃油车一箱油就能跑个七八百公里,你一个2010年的纯电车,充满电最多跑两三百公里,又怎能服众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1803/2ebdbf6136b814e0.png)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燃油车依然占据着98%的销量,地位完全不可撼动。电车嘛,暂时只能作为“Others”。
10年前技术受限,万事开头难。
电动汽车续航不佳,而且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也刚刚起步,充满一次电能跑多少公里受各种因素如路面环境、驾驶习惯、天气温度等的制约比较大,再加上价格也不太便宜,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注定不会太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1803/2bc6cf3a619c7250.png)
十年后,情况大为改观。
以2020年为例,中型轿跑小鹏P7后驱版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706公里,小鹏P7入门版本也有552公里续航。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的成绩是668公里,刚发布时补贴价34万,秒杀许多同期未出车型。广汽新能源 Aion LX的续航里程也提升到了650公里。蔚来ES6、ES8分别达到了610和580公里。除了续航之外,电动汽车的其他性能指标也大幅进步,只要车主预算匹配,完全可以选一款没有那么明显的“续航焦虑”的电动汽车。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1803/bc935d3db44dce2d.png)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到的都是2020年的续航高配,实际上这一年电动汽车平均续航里程依然处于350公里左右,相比传统燃油车的平均600多公里还是有不少距离。因此里程焦虑依然是客观的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1803/8318b35f163ade4e.png)
即使到了部分新车开始挺进1000公里续航的今年,纯电整体续航实力也不敢声称胜过油车。但大部分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车主已经不再犹豫——既然电动汽车的综合优势已经足够出彩,那么“里程焦虑”也就变成次要因素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1803/2b3f2afe07134d46.png)
实际上,“里程焦虑”是续航焦虑、充电焦虑,以及环境焦虑的结合体。一方面你要电力充足,另一方面还要在没电之前尽快找到充电桩;最后,焦虑值的高低还要取决于车主用车习惯、受气候、路况等各种客观因素影响。
比如我国北方有漫长冬季的省市,平均温度降到零下20度甚至更低的时间长达两三个月,这样的气候下几乎所有电车的续航都要打个七八折,这里的电车车主肯定比你更焦虑。再如某些健忘的车主,紧急用车时才发现电量不足,家里没第二台车根本完不成任务。此外,逢年过节高峰堵车,燃油车能遭遇的尴尬,电动汽车也会一样不落,说不准什么时候“里程焦虑”又会成为你的头号困扰。
![](https://img.haomeiwen.com/i5731803/a0cc8cb678e46440.png)
总之,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不会完全消失,只会随着技术发展逐渐消减,作为电动汽车车主,要么学会精准计划出行安排,要么做出两手准备(比如两台代步车互为备用),这样才会在“里程焦虑”冒头时顺利解困。
我是笔点酷玩,这篇科普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喜欢我的回答请给我点赞,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