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自哪里
我所在的东部沿海城市,秋季稍纵即逝,刚能嗅到一丝桂花的馥郁,一夜之间寒风号。前天寒露带来的信号是,一夜间被冻醒了两回,黑暗中睁着眼就想,薄被子完成使命,明天得换蚕丝被了,正经八百过冬的那种。
有人会问了,换就换呗,昨薄今厚很正常——站着说话不腰疼,那是因为你不需要套被罩。
我一直不算合格的家庭主妇,每年不光换季,在周期性清洁床品时,也屡屡畏足于换被罩一事。把被子往被罩里面填,从小就不喜干这事,在家从不涉足此领域,读书时有同室挺身而出帮忙,结婚了,再没人可依赖,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做。年年烦,年年做。
尤其是秋天的小薄被子,较之冬天的厚被更是温香软玉扶不起来。我这敲打键盘的纤纤玉手呀,笨拙而烦躁地安抚着一堆软搭搭的玩意,每每这时都化身绝望主妇。你说,在科学技术发达无上限的今天,上行九天下潜五洋的人类,AI技术横行天下的人类,竟然连一款装被罩的设备都没发明出来,算啥能耐呢。
每次这个时候,我先生都是无巧不成书地不在跟前,我严重怀疑他的日历黄道书里有一天是“宜换被罩”,只要看到这四个字,他就会紧三步慢两步地蹦出家门逍遥,留下我一人面对床事。无论咱平时在家怎么呼风唤雨气指颐使,这一刻还是得屈服于装被罩的原始程序。
一个人在家,找不到发泄对象,只能吭哧吭哧地一边干,一边发散思维缓解情绪。装被罩一事,一定是科技进化进程中的一大盲点!整个世界都像装了加速器一样,连天界无人驾驶技术都成熟了,可现实生活中最原始的、最简单、最慢吞吞的一些东西,居然能被昌明的科学技术给忽略掉。
生活中令人意难平之小事何止装被罩呢。比如,一直盼望能发明个家庭小物件寻找器。作为近视得不太厉害,但关键时刻又离不开眼镜者,随手一丢的眼镜,是家里最神出鬼没的物件。有时候经常下意识地就想打下手机,希望借此发现眼镜的位置。
你一定会说,手机也常找不到,是的,还有房门钥匙、车钥匙也是一样,但这其中就数找不到眼镜问题最严重,因为看不清世界这件事,就像是一切假设的前提,如果它不成立,一切都不成立。
还有宠物毛发清理器,别告诉我这个爱狗达人有一种物品叫黏性滚筒,除了处女座,估计其他人很难有耐心一点一点去滚。
还有一个大家感同身受的苦恼事,数据线整理器怎么就这么难产呢?每次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数据线、电源线,总觉得人类数字化发展到现在,原来跟远祖住在山洞是一样一样的境地,都被丛林中的树枝藤蔓覆盖着……
诸如此类太多太多,罄竹难书。
在这半小时中,程序猿又编了几行代码,工程人员又开发了两项功能,简书上又更新了几百篇文章,而我,装好了家里的所有床品。然后,坐下来,喘息甫定即一挥而就此篇文章。这么一桩琐碎烦人的家务事也能勾出写文灵感,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换被罩的唯一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