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祛湿气食养方案
有人说,湿气不算什么大病,但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多种疾病。如果你体内湿气过重,就会肥胖、浮肿、肚子大、四肢沉重......严重的还会引发关节疼痛、脂肪肝等,影响健康。只有了解了湿气的真正症状和原因,配合“1调2养3忌”的祛湿食养方案,就能帮你赶走体内湿气。
湿气缠身的症状
湿气缠身的人,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舌苔厚、舌头边缘都有齿痕。那是因为脾湿后,舌头变胖了,卡在牙齿上,时间久了就有了齿痕。
对照下面的症状自检一下身体里是否有湿气在捣蛋
❍湿热症状:脸油、头发油、苔黄腻、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易生痤疮、大便黏滞不畅、小便少又黄、舌头周围有齿痕。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的环境适应能力差。符合湿热症状中的2条及以上,属于湿热体质。
❍痰湿症状:胖大舌、舌苔厚腻、经常感到四肢沉重、容易困倦、肚子大、痰多、胸闷、舌头周围有齿痕。对潮湿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符合痰湿症状中的2条及以上,属于痰湿体质。
湿气缠身的原因
脾虚是湿气缠身的根本原因。要知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都要靠脾来运化、吸收,再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如果你吃得太好,太油腻,脾就要帮你运化掉这么多油腻的食物,它就会累死。天天这样超负荷工作,铁定脾虚。
脾一虚,你喝进去的水就来不及运化代谢,就会停留在体内,时间一长自然形成了湿气。湿气在身体里淤积久了,就变成了粘稠的痰,湿气又升级为痰湿。
引起湿气的原因
❍ 喜欢吃甜食、生冷的食物
❍ 吃得太油腻
❍ 暴饮暴食或饱一顿饿一顿
❍ 经常喝酒
❍ 学习工作压力大,紧张
❍ 久坐不动,平时很少运动
❍ 潮湿的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祛湿食养方案
想要赶走体内湿气,其实很简单。只要通过这套1调2养3忌的祛湿食养方案,慢慢调理体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就能轻松赶走湿气,让你神清气爽,走路轻盈。
第一步:调
祛湿热食养方案
适用人群:湿热体质
方案 A:丢丢茶3盒
吃法:① 每天泡1包丢丢茶,用85度以上的水冲泡,1包可重复冲泡多次,建议从早喝到晚。② 喝完1-2盒后,有所改善的话,可以改为每周喝2-3次。
适用人群:湿热体质
方案 B:赤小豆薏米山药粉3盒
吃法:① 每天早上冲1杯赤小豆薏米山药粉当早餐,或当下午茶也可以。② 喝完1-2盒后,有所改善的话,可以改为每周吃2-3次。
祛痰湿食养方案
适用人群:痰湿体质
方案:甩甩茶3盒
吃法:① 每天泡1包甩甩茶,用85度以上的水冲泡,1包可重复冲泡多次,建议从早喝到晚。② 喝完1-2盒后,有所改善的话,可以改为每周喝2-3次。
如果你湿热、痰湿兼有,怎么办?
食养方案在这里
适用人群:湿热体质同时伴有痰湿体质
方案A:丢丢茶3盒+甩甩茶3盒
方案B:赤小豆薏米山药粉3盒+甩甩茶3盒
方案A 吃法:① 第1天泡1包丢丢茶,第2天泡甩甩茶,交替喝。② 喝完1-2盒后,有所改善的话,可以改为每周喝2-3次,也是丢丢茶和甩甩茶交替喝。
方案B 吃法:① 第1天冲1杯赤小豆薏米山药粉当早餐,或当下午茶也可以。第2天泡甩甩茶,交替吃。② 喝完1-2盒后,有所改善的话,可以改为每周吃2-3次,也是赤小豆薏米山药粉和甩甩茶交替吃。
第二步:养
日常饮食
❍ 平时多吃健脾的蔬菜和粗粮,比如南瓜、山药,小米等。
❍ 饮食清淡,像黄瓜、冬瓜、鲫鱼等都是不错的食材。
❍ 按时吃饭,每次吃七八分饱。
身体养护
❍ 晚上尽量在21:00-22:00前睡觉。
❍ 洗完头一定要及时吹干,防止湿气入侵体内。
❍ 潮湿多雨季节,衣服一定要晾干再穿。
❍ 适当运动正常排汗。
❍ 夏秋雨水较多,要注意祛湿。
第三步:忌
❍ 少吃甜食和生冷的食物
❍ 少喝酒,少吃油腻的食物
❍ 一日三餐不易吃的过饱
❍ 少喝冷饮,少吃冰激凌等冰凉的食品
❍ 冬天尽量少游泳
❍ 少熬夜
关于丢丢甩甩的问题
Q:什么人不能喝丢丢茶和甩甩茶?
A:孕期、哺乳期、经期、儿童都不建议喝。有严重病症的建议咨询医生,其他人群都可以喝。
Q:喝了能瘦多少?
A:丢丢茶和甩甩茶可以调理你的体质,让你成为易瘦体质。不过因个体差异,能瘦多少也是因人而异的,而且调整体质是个比较慢的过程。
Q:祛湿会不会反弹?
A:公司那个喝了两礼拜的小伙,就没坚持喝,还放飞自我,又打回原形了。所以想要祛湿,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很重要。体质的形成和你的之前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果你体质调整后又暴饮暴食、继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湿气也是会回来的。
Q:喝甩甩茶会不会寒凉?
A:很多姐妹担心喝茶会体寒,所以甩甩茶里加了温热食材中和,长期喝也不会体寒。
Q:甩甩茶和丢丢茶有什么区别?
A:丢丢茶主要针对湿热体质祛湿气。甩甩茶针对痰湿体质祛湿气。
花粉说祛湿
1调2养3忌的祛湿食养方案是不是很简单?只要你对应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食养方案,每天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就能赶走湿气。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仅梅雨季节要祛湿,一年四季都要祛湿。
参考资料:
1.《医学就会》,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