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经》原文及译文(二)外篇

2018-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杨道元

《葬经》原文及译文(二)外篇

  《葬经》,又称作《葬书》,是东晋时期一个名为郭璞的学者所着,葬经书中对风水知识及其重要性作了详细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中华术数其中的一部风水经典。接下来且由小编为大家带来《葬经》的原文及译文(二)外篇,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瞧瞧吧。

《葬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夫重冈叠阜,群垄众支,当择其特。

  译文:圣人之于民类,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亦类也。重冈并出,群阜攒头,须择其毛骨奇秀、神气俊雅之异于众者为正也。

  原文:大则特小,小则特大。

  译文:众山俱小,取其大;众山俱大,取其小。

  原文: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译文:参形杂势,言真伪之不分,主客同情,言汝我这莫辨。夫支欲伏于地中,垄欲峙于地上,伏者隐伏,峙者隆峙。此言支城行度体段之不同。

  原文:支垄之止,平夷如掌。

  译文:支垄葬法虽有不同,然其止处,悉皆如掌声之平。《倒杖口诀》曰:断续续断,气受于坦;起伏伏起,气受于平。李淳风曰:来不来,坦中裁;住不住,平中取。亦曰:来来来,堆堆堆;慢中取,坦中裁。皆如掌之义也。

  原文:故支葬其巅,垄葬其麓。

  译文:支葬其巅,缓而急之也;垄葬其麓,急而缓之也。《金牛》云:缓处何妨安绝顶,急时不怕葬深泥。

  原文:卜支如首,卜垄如足。

  译文:所谓如首如足,亦即巅麓之义,谓欲求其如足也。

  原文:形气不经,气脱如逐。

  译文:支垄之葬,随其形势,莫大各有常度,不经则不合常度。或葬垄于巅首,葬支于麓足,则生气脱散,如驰逐也。

  原文: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垄之辩,眩目惑心,祸福之差,候虏有间。

  译文:支垄固亦易辨,奈有似支之垄,似垄之支。支来而垅止,垄来而支止,或垄变为支而复为垄,支变为垄而复为支。或以支为坛垛,而行垄于上;以垄为坛垛,而行支于上。复有垄内而支外,支内而垄外者;又有强支弱垅,急支缓垄,欹支平垄,隆支隐垄,石支土垄,老支嫩垄,偏支正垅,全支半垄,以及夫非支非垄之不可辨者。然其中有奇有正,有经有权,自非明师耳提面命,则眩目惑心,莫能别也。倘支垄互用,首足倒施,其祸立至。今之葬者,支拢不能别,可无误乎!

  原文:乘金相水,穴土印木。

  译文:此言穴中证应之玄微也。金亦生气之异名,言即其尖圆之所止也。相水者,言金鱼界合相辅于左右也。穴土者,土即中央之义,谓穴于至中,取冲和之气,即葬口是也。印木即两边蝉翼之砂,夹主虾须之水,以界穴地。《神宝经》曰:三合三分见穴土,此乘金之义;两片两翼,察相水印木之情,盖亦神明其义耳。又有所谓水底眼,剪刀交,水里坐,水里卧,明暗股,明暗球,长短翊,长短水,蜗窟蛤尖,交金界玉,鸡胸鸿尾,寿带孩衿,筻口鸟迹,生龟死鳖,眠干就湿,割脚淋头,明阳暗阴,阳落阴出,罗纹土宿,十字天心,扑面水底,浮大口出小口,水过山不过,桥流水不流,两片牛角砂,一滴蟹眼水,舌尖堪下莫伤唇齿,罅可扦休近骨,虚檐雨声犹滴,古鼎烟消气尚浮,其名类不一,莫可殚举。其言隐括,自非明师耳提面命,逐一指示,其言卒难通晓。

  原文:外藏八风,内秘五行。

  译文:四维四正,完密而无空缺,既无风路,则五行之生气,自然秘于其内而凝结矣。

  原文:天光下临,地德上载。

  译文:天有一星,地有一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葬得其所,则天星垂光而下照,地德柔顺而上载也。

  原文:阴阳冲和,五上四备。

  译文:物无阴阳,违天背原。孤阳不生,独阴不成,二五感化,乃能冲和,冲和之处,则必有五色异土以应之。言四备者,不取于黑。又曰冲和之处,阴气寒至此而温,阳气热至此而凉,温凉之气,是为冲和。

  原文:目力之窍,工力之具,趋全避阙,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译文:目力之巧,则能趋全避阙;工力之具,则能增高益下。大凡作用之法,随宜料理,千变万化,本无定方,全在人心目灵巧,以类度类,触而长之,则玄功可以盗天地之机。通阴阳之理,夺造化之权。

  原文:势如万马,自天而下。

  译文:星岚插汉,自天而下,若万能马奔驰而来也。

  原文:形如负扆有垄,中峙法葬其止。

  译文: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凡背后不可无屏障以蔽之,如人肩背后最畏贼风,则易于成疾,坐穴亦然。真龙穿障受气,结成形局,玄武中峙,依倚屏障,以固背后气,此立穴之大概也。然又当求其止聚处而葬之,则无不吉矣。

  原文: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藏。

  译文:势欲止聚,形欲轩昂,前有拦截之水,后有乐托之山,形局既就,则真龙藏蓄于此矣。

  原文:鼻颡吉昌,触目灭亡,耳致候王,唇死兵伤。

  译文:此以龙首为喻而取穴,非谓真有鼻颡角目也。但鼻颡以喻中正,故吉;角目偏斜而又粗硬孤露,不受穴,故凶。耳言深曲,唇言浅薄,所以有侯王兵伤之别。

  原文:宛中而畜,谓之龙腹,其脐深曲,必后世福,伤其胸胁,朝穴幕哭。

  译文:宛宛之中,若有所蓄者,龙之腹也,况又深曲如脐,岂有不吉!若葬非其道,伤其胸者,必遇石而带黑晕,伤胁则干燥如聚粟,或上紧下虚,锄之如刲肉。朝穴暮哭者,言其应之速也,可不慎哉!

  原文:夫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

  译文:外气者,横过之水;内气者,来龙之气。此即外气横形、内气止生之谓也。

  原文: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畜之穴,腐骨之藏也。

  译文:千尺,言势之远也。宛委者,宛转委曲而驯顺。顿息者,顿挫止息而融结也。若阴阳不交,界合不明,后无横水以拦截,则土中之生气散漫而无收拾矣,葬之适足以腐骨。

  原文:夫噫气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陋之穴,败椁之藏也。

  译文:天地之气,噫则为风,最能飘散生气,故必藉前后左右卫护区穴,而后能融结也。若堂局虽有入首叠叠之阜,却缘左空右缺,前旷后凹,地之融结,悉为风所荡散,则生气不能蓄聚,垄之浮气升腾于上,支之沉气陋泄于下矣,葬之无益于存亡,适足以腐败棺棒而已。

  原文: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具备五色。

  译文:石山土穴,欲得似石非石之土,细腻丰腴,坚实润滋,纹理如裁肪也。土山石穴,必得似土非土之石,脆嫩鲜明,光泽晶莹,体质如切玉也。五气行乎地中,金气凝则白,木气凝则青,火赤土黄,皆吉;唯水黑则凶。五行以黄为土色,故亦以纯色为吉。又红黄相兼,鲜明者尤美,间白亦佳,青则不宜多见,以近于黑色也。枝垄千变万化,高低深浅,结作各异,唯穴中生气聚结,孕育奇秀而为五色者,则无有不吉也。言五色者,特举其大纲耳。土山石穴,亦有如金如玉者,或如象牙、龙脑、珊瑚、琥珀、玛瑙、车渠、朱砂、紫粉、花细、石膏、水晶、云母、禹馀粮、石中黄、紫石英之类,及石中有钻子纹、槟榔纹,或点点杂出而具五色者,皆脆嫩温润,似石而非石也。石山土穴,亦有所谓龙肝、凤髓、猩血、蟹膏、散玉、滴金、丝切、缕翠、柳金黄、秋茶褐之类,及有异纹层沓如花样者,或异色鲜明如锦秀者,皆坚实光润,似土而非土也,即为得生气矣,否则非真穴也。至若活物神异,固尝闻之,然有亦能漏泄龙气,大非吉地之宜有,高明者宜以鉴之。

  原文:夫干如聚栗。

  译文:土无气脉,上紧下虚。焦白之土,麻黑之砂,括燥松散,锄之如聚粟也。

  原文:温如刲肉。

  译文:淤湿软烂,锄之如刲肉,不任刀也。

  原文:水泉砂砾。

  译文:地气虚浮,腠理不密,如滤篾,如灰囊,内藏气湿之水,外渗天雨之水也。

  原文:皆卫凶宅。

  译文:已上皆凶,葬之则存亡无益,适足以腐骨败椁[缺]而已。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此言前后左右之四兽,皆自穴处言之。

  原文:玄武垂头。

  译文:垂头言自主峰渐渐而下,如欲受人之葬也。受穴之处,浇水为流,置坐可安,始合垂头格也。若注水即倾,立足不住,即为陡泻之地。《精华髓》云:人眠山上龙方住,水注堂心穴自安。亦其义也。

  原文:朱雀翔舞。

  译文:前山耸拔端特,活动秀丽,朝揖而有情也。

  原文:青龙蜿蜒。

  左山活软,宽净展掌,而情意婉顺也。若反抗倔强,突兀僵硬,则非所谓蜿蜒矣。

  原文:白虎驯俯。

  译文:驯,善也,如人家蓄犬,驯扰而不致有噬主之患也。俯者低头俯伏之义,言柔顺而无蹲踞之凶也。《明堂经》云:龙蟠卧而不惊,是为吉形,虎怒蹲视,昂头不平,祸机中藏。又曰:白虎弯弯,光净土山,鲲如卧角,圆如合环,虎具此形,乃得其真。半低半昂,头高尾藏,有缺有陷,折腰断梁,虎有此形,凶祸灾殃。

  原文:形势反此,法当破死。

  译文:四兽各有本然之体段,反此则不吉矣。

  原文:故虎蹲,谓之衔尸。

  译文:右山势蹲,昂头视穴,如欲衔噬坟中之尸也。

  原文:龙踞,谓之嫉主。

  译文:左山形踞,不肯降服,回头斜视,如有嫉妒之情。世俗多言龙昂虎伏,盖亦传习之误。昂当作降,大概龙虎俱以驯俯俯伏为吉。

  原文:玄武不垂者,拒尸。

  主山高昂,头不垂伏,如不肯受之葬而拒之也。

  原文:朱雀不舞者,腾去。

  译文:前山反背无情,上正下斜,顺水摆窜,不肯盘旋朝穴,若欲飞腾而去也。

  原文:夫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译文:此言平洋大地,左右无山以为龙虎,止有高田勾夹,故当求冈阜之来,踪土迹于隐隐隆隆之中,最要宽展,如人之肘臂,腕肉有情,明堂平夷,自为局垣,一龙一虎,如视之圆。言其形如步武,旋转自然,团簇环抱而恬软也。

  原文: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译文:水在明堂,以其位乎前,故亦名朱雀,若池湖渊潭,则以澄清莹净为可喜,江河溪涧,则以屈曲之玄为有情。倘廉劫箭割,湍激悲泣,则为凶矣。由是观之,虽水之取用不同,关系乎形势之美恶则一也。盖有是形则有是应,故子孙衰旺,亦随之相感之理也。别有一般冬冬哄哄如擂鼓声音,得之反吉,又非湍激悲泣之比。

  原文:朱雀源于生气。

  译文:气为水母,有气斯有水。原其所始,水之流行,实生气之所为也。生气升而为云,降而为雨,山川妙用,流行变化,势若循环无有穷已。是故山之与水,当相体用,不可须臾离也。

  原文:派于未盛,朝于大旺。

  译文:派者,水之分也,朝者,水之合也。夫之水行,初分悬溜,始于一线之微,此水之未盛好。小流合大流,乃渐远而渐多,而至于会流总潴者,此水之大旺也。盖水之会由山之止,山之始乃水之起。能知水之大会,则知山之大尽。推其所始,究其所终,离其所分,合其所聚,置之心目之间、胸臆之内,总而思之,则大小无从而逃,地理可贯而尽矣。若夫《禹贡》之载九州,其大要则系于“随山浚川”这四字,如导水、导河、导漾之类,皆水之未盛也;如入于江、入于河、入于海者,皆水之大汪也。以其大势言之,则山川之起于西北,自一而生万也;水之聚于东南,合万而归一也。《禹贡》举天下之大者而言之,则始于近而终于远,自一里而至十里,由十里而至于足迹之所能及,推其册之起止,究其水之分合,是成小《禹贡》也。

  原文:泽其相衰,流于囚谢。

  译文:泽谓陂泽。《诗·彼泽之陂》注云:水所钟聚也。水既潴蓄渊停则止,水势已煞,故曰衰。流于囚谢者,水盈科而进,则其停者已久,溢为余波,故曰谢。

  原文:以返不绝。

  译文:山之气运,随水而行,凡遇吉凶形势,若远若近,无不随感而应。然水之行也,不欲斜飞直撺,反背无情,要得众砂节节拦截之玄,屈曲有情,而成不绝之运化也。

  原文:法每一折潴而后泄。

  译文:此言水去势,每于屈折处要有猪蓄,然亦不必尽泥穴前,但得一水,则亦可谓之游矣。善于作用者,穴前元辰直长,法以穴中沟头水论潴泄,每折中作斗,既潴而后泄去,可救初年无患,此亦是夺神功之妙也。

  原文:洋洋悠悠,顾我欲留。

  译文:此言水之去势,悠洋眷恋,有不忍遽去之情,顾我而欲留也。

  原文: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译文:源深流长,不知其来;砂拦局密,不见其去。

  原文:经曰:山来水回,贵寿而财。

  译文:山来者,众山攒集;水回者,群流环会。此富贵寿考之穴也。

  原文:山囚水流,虏王灭侯。

  译文:山囚,明堂逼塞不宽舒也;水流,元辰直溜不萦纡也。生旺系乎形应,地理之法,不过山水向背为紧,向则为吉,背则为凶,故向坐有法,当取之于应照,。水路有法,当求之于曲折,他无与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