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刚需与新品类
人们在分析互联网产品时,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刚需”,但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很多重大进步,其实并不是因为解决了刚需问题而爆发的。
比如iPhone——当iPhone一代发布的时候,史蒂夫.鲍尔默(当时的微软总裁)评论说:“iPhone没有机会获得大量市场份额,没有机会。这是一个补贴了500美元的东西,他们赚了很多钱。但如果你真正看看卖出去的13亿部手机,我相信我们的软件占据了60%或70%,或者80%的市场份额,而我觉得苹果只能得到2%到3%的市场份额。”
不仅是鲍尔默,当年很多评论家和同样也不看好(或看不清)iPhone——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产品很明显的是在解决刚需问题,是不可能被这么多同行牛人如此看待的。
那什么时候该考虑“刚需”,什么时候不该考虑“刚需”呢?
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刚需,是特定人群因为生存环境、个人认知等深层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满足旧“本性需求”的新“表面需求”。比如“10后”,就因为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成为能更自然的和AI/机器人共生的人群;而AI/机器人满足了他们什么刚需呢?未来,AI/机器人不仅能成为其工作和生活的好助手,更能成为其生活的好伙伴,并且是不可缺少的,而对于这种刚需,我们(比如“80后”)是很难理解的。
另一方面,作为AI从业者(特别是AI产品经理们)需要了解的很重要一点是,刚需,意味者新的品类;而“新品类”的一个重要判定标准是,“衡量该品类产品好坏的指标,是否是一个新的评估维度”。
先以我们熟悉的品类“手机”为例子,抛出一个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功能手机(如诺基亚),智能手机(如iPhone)是新品类还是旧品类?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往深一层、从品类的本质价值出发——早期的功能手机,其品类的本质价值是通讯,比如打电话、发短信,这个角度上,衡量一个功能手机产品好坏的指标,是信号强度、稳定性、坚固耐用等等;而智能手机呢?智能手机的本质价值已经升级为生活娱乐了,衡量一个智能手机产品好坏的指标,变成了用户使用时长。
而且,更进一步的,一旦新品类普及,会导致“交互标准”、“OS(操作系统)标准”、“硬件标准”这3大标准都很快成熟,以及在品类及其OS上,会有新的杀手级应用。例如,对于PC来说,杀手级应用是Office,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杀手级应用是App Store。
也就是说,新品类,往往意味着新指标、新标准(交互、OS、硬件)以及新应用(杀手级)。
为了突出“新指标”的重要性(及降低认知难度),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新品类”意味着“新指标”。
人工智能产品,用户是否认可,关键不在于没有问题,而在于是否有超预期的价值体验点。